旺报观点-二手网拍买卖 应更警觉

二手商品贩售等于「废物交换」的概念,只是利用平台多了网路,更无远弗届,让买家卖家更容易看见彼此。最终回归到交易形式买卖双方还是要有自我防卫的心理准备,毕竟网路多诈骗,多一分小心,才能避免吃亏上当。

网站只是媒介,二手商品的交换需求早就存在,以前可能只是亲朋好友间的交换,比如用过的婴童用品;后来演变成二手商店,现在则利用网路贩售。这个社会绝大部分的交易,都可以在网上撮合,二手商品也不例外。

本报记者发掘两岸的二手交易模式看来,比较习于网上购买、贩售二手商品的,以年轻族群居多。这个族群的特性就是「原生网民」,对网路的熟悉、依赖程度远高于其他年龄层

相对来讲,年轻族群也较缺乏法律意识,可能无意间上网贩售不该卖的东西,例如药品酒类;也可能在宣传商品时用了不妥的文字,例如宣导健康食品疗效。这些都是网路时代必须注意的事项

网路带来方便,更需要相配套规则。只是网路应用进步得太快,往往让法令跟不上,这就需要使用者道德自觉。二手拍卖网站上,许多买家同时也是卖家,更要注意这些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