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侠:新形势下 跨国车企也要"引得进来走得出去"

(原标题王侠:新形势下,跨国车企也要“引得进来,走得出去”)

中国汽车不仅有市场优势,还有制造优势,资本人才的优势也正在聚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说,“汽车的研发和制造,不仅要在中国、为中国,还要为全球,要用好中国的各种优势资源,更好地为全球战略提供支撑。引得进来,走得出去,不仅适用中国车企,也适用跨国车企。”

针对中国新发展阶段将带来的机遇,王侠认为,可以从四方面进行思考:第一,中国具备了更加开放和更高质量的市场环境;第二,中国巨大的内需将被持续激活;第三,技术创新驱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对新技术新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第四,正确理解双循环双向机遇。

“中国汽车不仅有市场优势,还有制造优势,资本和人才的优势也正在聚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说,“汽车的研发和制造,不仅要在中国、为中国,还要为全球,要用好中国的各种优势资源,更好地为全球战略提供支撑。引得进来,走得出去,不仅适用中国车企,也适用跨国车企。”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 郭跃

11月4日至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举行,成为全球疫情肆虐大背景下的一抹亮色。作为官方配套的专业汽车论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于11月7日同期召开,王侠发表开幕演讲,分析了汽车产业在中国的新发展阶段所拥有的四大新机遇。

首先,中国具备了更加开放和更高质量的市场环境。王侠表示,多年来,中国坚持全球化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投资环境、政策环境、管理环境、服务环境越来越具吸引力;另一方面,持续加大基础建设、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经济发展的硬环境也越来越好。

到2022年,中国将全面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和合资企业家数的限制,中国汽车也将由此实现完全对外开放,跨国车企在中国也就有了更多的战略选择。“面对新的竞争环境,中国品牌与外资品牌、外资品牌之间如何升级合作模式,找准新的生存发展之道,将考验中外车企的智慧。”王侠强调。

第二,中国巨大的内需将被持续激活。中国中等收入人口超过4亿人,绝对规模世界最大;同时,随着今年脱贫攻坚战即将取得全面胜利,全民消费升级的需求将持续释放巨大潜力。目前,我国城镇化常住人口已经超过60%,北京、上海主城区人口密度甚至超过东京和纽约,建设大城市的郊区新城、推动多中心发展、加强县城建设将是城镇化接下来的重点方向。“城镇化、新基建同时发力,无论在投资领域还是在消费领域都将释放巨大需求。”王侠说。

第三,技术创新驱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对新技术新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十四五期间,中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服务业等,都和汽车密切相关,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便是最好的载体。11月2日,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要达到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车销售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在王侠看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有基础设施、通信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但也有核心技术方面的短板,因此,开放合作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特征,中外车企都将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期。新能源汽车走过了扶持培育的初级阶段,即将迎来以技术突破为特征的更加蓬勃的新阶段。

第四,正确理解双循环的双向机遇。中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强调的是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国内经济的单循环,绝不意味着对外开放地位的下降。相反,我国进出口、利用外资、对外投资的规模将会持续扩大,因为中国要发展,离不开国际优质资源的支撑。

王侠认为,中国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30%左右,新车销量也占全球的30%左右。对汽车产业而言,满足中国市场需求本身就是一篇大文章,跨国车企一定会把最先进的技术、最新的产品、最全的配置和最好的服务投放到中国市场,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