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菌丛治疗发炎性肠病 长庚成功率达9成
长庚医疗体系自2019年至今,已完成218例微菌丛治疗,成功率达93%,相较治疗成功率仅3成的抗生素治疗,效益更佳,3个月内复发率也明显低于抗生素治疗。 (李念庭摄)
一名19岁女大生,罹溃疡性结肠炎,反复感染困难梭菌,每天拉肚子超过5次,出现血便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接受经大肠镜「微菌丛治疗」,移植了健康人粪便中的好菌后痊愈,肠道发炎也显著改善,不再担心拉在裤子上。
林口长庚医院微菌治疗中心主任李柏贤说明,受西化饮食、食品添加剂、环境因素影响,发炎性肠病在台湾盛行率已上升6倍,其中包含克隆氏症及溃疡性结肠炎,这些病患因肠道黏膜长时间发炎破损,感染困难梭菌的发生率,超过正常人的2.4倍及8.3倍。
李柏贤表示,除了发炎性肠道疾病,癌症、器官移植术后、经常使用抗生素者,也可能增加染病风险,其中复发性、顽固性困难梭菌的感染,会出现腹胀、腹泻、腹痛、血便、发烧等症状,影响生活品质,严重还可能并发体液及电解质失衡、肠穿孔,甚至死亡。
卫福部2018年施行特管办法,长庚医疗体系微菌治疗中心2019年至今,已完成218例微菌丛治疗,成功率达93%,相较治疗成功率仅3成的抗生素治疗,效益更佳,3个月内复发率也明显低于抗生素治疗。
李柏贤说明,微菌丛治疗就是将健康人在粪便中的好菌聚集起来,经过高规格的检测后,将检体保存。之后经大肠镜或上消化道植入,改变病患体质及肠道免疫力。大肠镜植入的安全性及效果最佳,疗程时间也与一般大肠镜差不多,植入好菌后,侧躺30分钟,不需住院,门诊就能执行。目前健保尚未给付,需要自费使用,费用约为新台币4到6万元。
林口长庚纪念医院副院长邱政洵指出,国外研究显示,微菌治疗对癌症免疫治疗效果、帕金森氏症、肠躁症、失眠、自闭症等难治疾病上也有效果。长庚医院未来也将致力探讨非胃肠道疾病及肠道微菌丛之间关联,提供更精准的评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