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捐粪救阿嬷 成功治好「伪膜性肠炎」

▲一名老妇伪膜性肠炎治疗无效,孙子「捐粪」成功治愈阿嬷。(图/亚洲大学附属医院提供,下同)

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

粪便良药!台中一名85岁施奶奶中风卧床反复泌尿道感染,多次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疗,之后引发「伪膜性肠炎」,出现腹胀、腹泻、发烧及水肿症状,最后竟利用孙子的「粪便」,淬取纯化后,将好菌移植进肠道,成功稳定恢复肠道菌落平衡,施奶奶也顺利康复出院

收治病例的亚洲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肠胃主治医师江承源指出,多数的「伪膜性肠炎」都能透过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疗改善,严重时也可利用针剂抗生素,但因施奶奶抵抗力差、感染相当严重,经口服及合并针剂抗生素治疗数周,治疗效果仍不佳,最后医疗团队决定「以菌治菌」。

江承源说明,因为施奶奶一线治疗效果不好,便和家属讨论粪便移植治疗,起初家属很怕让奶奶状况更加恶化,但后来经过讨论和评估,透过粪便筛检选出合适的孙子当捐赠者,便进一步采集粪便纯化,并以内视镜方式移植进奶奶的肠道。术后隔天腹泻、腹胀的情形便迅速改善,水肿状况也逐渐恢复,后续营养也能顺利补充,一周后经追踪大肠镜及粪便培养皆有改善,确认身体状况一切稳定后即出院。

▲亚洲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肠胃科主治医师江承源。

施奶奶是因为反复抗生素治疗,导致伪膜性肠炎。对此,江承源说明,人体肠道正常状况下,会存在上千种好坏细菌维持平衡状态,但当接受抗生素治疗,会将肠道内好菌、坏菌一并歼灭,一旦有抗药性强的「困难梭状杆菌」没有被杀死,它们就会快速滋生占据肠道,导致肠道感染。

而透过粪便移植其实就是「肠道微生物移植」。江承源解释,这种治疗方式主要是将健康捐赠者的粪便细菌移植到患者身上,让正常菌落移居到患者肠道,帮助恢复肠道菌落的平衡,达到治疗的效果。

而在粪便捐赠者方面,江承源表示,粪便移植前必须检查传染性疾病后,再采集捐赠者粪便,以生理食盐水淬取过滤,借由大肠镜或胃镜辅助将粪便灌入肠道,以改变肠道菌落平衡缓解病情,一般来说数日即能大幅改善症状。

目前国内一直有针对「粪便变良药」做研究,有进一步发现有助治疗失智、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疾病。但江承源坦言,因为心理因素关系,多数人接受度不高,目前仍是放在一线治疗无效时,才会考虑使用;另外,目前国内医界对粪便移植尚在讨论是否纳入常规治疗,因此若要将粪便移植用于其他用途,一定还是要先咨询专科医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