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最大危险因子是它!医揭4类人更是高危险群

胃癌最大危险因子是它!医揭4类人更是高危险群。(示意图/Shutterstock)

胃癌的预后不佳,五年存活率大约三成左右,且不容易早期诊断。但胃癌真的如此难治吗?面对胃癌,有什么方法可以及早发现,让预防胜于治疗;同时常常胃痛就是胃癌前兆吗?卫生福利部恒春旅游医院外科周则中医师列出几个常见的筛检工具供参考:

●胃镜

胃镜是筛检胃癌最直接的工具,但是做胃镜的不适感让人却步。现在舒眠胃镜已经广泛应用,您可询问院所是否有这个选项。目前使用胃镜筛检胃癌没有建议的次数与时间间隔,建议带有胃癌基因的高危险群及三等亲内有两人以上罹患胃癌的朋友,40岁后每年一次胃镜检查。若有慢性胃炎及胃幽门杆菌感染的朋友则要及早治疗。若无以上状况,一般人40岁后大约三至十年一次胃镜即可。

●肿瘤指数

抽血就能初步筛检出胃癌吗?如同大部分癌变一样,抽血看肿瘤指数只能拿来检测治疗成效,对于早期诊断没有太大帮助。由于肿瘤指数不够专一,只能告诉我们大方向,例如:胃癌可以检验CEA与CA72-4。

●上消化道钡剂摄影

由于胃镜的普及,这个检查目前很少做。除非有特殊情况不能承受胃镜检查,或是上消化道阻塞,要准确定位阻塞的位置,才会安排做这个检查。

我们现在知道医师有什么武器筛检胃癌了。但其实,大部分的胃癌患者都是因为体重减轻、全身虚弱、疲劳、贫血等非胃症状去做检查才发现的。前面提到了高危险群,常胃不舒服?算不算高危险群?到底什么是胃癌的危险因子呢?

1.胃幽门杆菌感染

目前与胃癌最有直接相关的是「胃幽门杆菌慢性感染」。胃幽门杆菌的菌丛活跃程度与身体免疫力有关,只要免疫系统变弱,胃里的幽门杆菌就会活跃起来。

年老、熬夜、吸烟与饮酒等4类人是高危险群,都会使胃幽门杆菌更加活跃,造成慢性感染。

这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胃涨、胃酸逆流、胃痛,若将慢性感染置之不理就会造成胃溃疡、胃出血、甚至胃穿孔!长期下来还有2%左右的胃癌罹患率。有症状的慢性感染朋友宜及早治疗,不得不慎!

2.基因

免疫抑制相关的基因会使幽门杆菌更容易造成慢性感染,这类的人也就相对更容易罹患胃癌。

3.EB病毒感染

EB病毒不只与鼻咽癌相关,大约一成左右的胃癌能检测出EB病毒的慢性感染。

总而言之,最大的胃癌危险因子就是胃幽门杆菌的慢性感染。如果常常胃不舒服,与其常常做胃镜,不如及早改变生活与饮食型态。以免成为胃癌的高危险群。

若不幸检查出罹患胃癌:除了极早期,大部分的胃癌患者都需要化疗放疗,而且就算只有侵犯黏膜层也要考虑腹腔转移的可能。

我们会使用胃镜超音波来诊断肿瘤侵犯的深度与可疑的胃周淋巴结。越来越多医师使用诊断腹腔镜(diagnostic laparoscopy)与腹膜灌洗细胞检查来查看有无腹腔内转移;这是由于胃癌是一个非常容易在腹腔内的转移的癌症。所有患者术后皆需要接受胃幽门杆菌根除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