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尾熊固定法 孩子打针少折腾
小孩打针最令人头痛的就是孩子不停哭闹,而且随便身乱动,只见七手八脚怎么抓都抓不住,弄得在场的家长与护理人员一头大汗,既耗时又没有效率。其实,透过「无尾熊固定法」,即可以让护理人员在安全的情况下,准确又有效率的为孩子进行注射,也减少孩子被折腾的时间。
▲「无尾熊固定法」可以提升宝宝注射时的安全与效率,并减少宝宝的不适。(图/书田诊所提供)
书田诊所小儿科主任医师潘俊伸指出,所谓「无尾熊固定法」,是在注射时,请家长协助固定宝宝,以注射宝宝左大腿为例,需让宝宝臀部坐在妈妈的大腿上,妈妈利用两大腿夹住宝宝的双脚,固定其膝关节,再将宝宝的右手以妈妈的左手腋下夹住,使其右手被固定住,妈妈再以左手将宝宝的左手臂固定,即可供医护人员施打。
预防接种是幼儿保健项目中重要部份,小孩子从出生到3岁之前,公费的疫苗共有13剂,再加上每年的流感疫苗、自费轮状病毒、肺炎链球菌疫苗等,到3岁前共有多达23-25剂疫苗。
但有家长会担心宝宝打完疫苗的反应而不知所措。接种后可能常见的反应为发烧、局部肿痛、哭闹或不安,通常是短暂的,会在数日内恢复,勿揉或搔抓注射部位。
【施打疫苗注意要点】
1.尽量避开有神经及血管的部位,通常婴幼儿会建议打在大腿外侧的股外侧肌。
2.注射方式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活性减毒疫苗一般以皮下注射会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像是麻疹、水痘、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混合疫苗等,都是采用此方式。
3.不活化疫苗如:B型肝炎疫苗、五合一疫苗、流感疫苗、13价结合型肺炎链球菌疫苗等,因顾虑其局部肿痛及炎症反应,必须采肌肉注射;卡介苗建议以皮内注射。
4.注射疫苗后常见会出现的症状包括发红、肿痛、硬块、发烧,在少部分的孩童身上,大腿或上臂的肿胀甚至可以长达4天,但这些反应都是可以自愈。
5.当出现发红、肿痛时,在注射后两天内可冰敷,两天后若仍有肿痛则可热敷按摩,若有必要可在医师指示下使用止痛药缓解疼痛。
6.因疫苗引起的发烧通常温度不会太高(38度多,低于39度),时间不会太久(不超过24小时),若超过38度半时可给予退烧药,缓解因发烧造成的不适,但如果发烧症状持续,且服用退烧药后仍有发烧,建议就医检查。
资料来源:华人健康网 http://www.top1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