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海边戏水 慎防水母螫伤
夏日到海边游泳、冲浪、潜水,要小心水母螫伤!由于人类过度捕鱼,导致海洋生态改变,造成水母大量繁殖。近年来,愈来愈多民众去海边玩水,结果身体、四肢被水母螫伤,皮肤又痛又痒。医师强调,被水母螫伤不可使用自来水冲洗,最好用白醋或氨水浸泡伤口,或利用海水、酒精冲洗,作为急救方法。
▲夏日海边玩水 慎防水母螫伤(图/健康医疗网提供)
台北慈济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罗婉心指出,水母的触须上布满刺细胞,当接触人体皮肤时,刺细胞会释出毒液,轻则造成皮肤过敏、发炎,出现又红又痒且刺痛的条状红疹及水泡,严重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肌肉痉挛、呼吸困难,甚至休克、死亡。
被水母螫伤如何急救呢?罗婉心建议,可先将螫伤处用海水或稀释的酒精冲洗,或使用白醋、氨水浸泡伤口15至30分钟,有助于减缓毒液从刺细胞释出;但绝对不可以使用清水或自来水冲洗,也不可以冰敷、热敷或摩擦伤口,以免促使毒液快速释出。
罗婉心强调,当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以及胸痛等情形,或被水母螫伤的范围很大、位于脸部或生殖器附近,最好尽速送医治疗。
资料来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