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乐学创新学习 今年有863班、2万多学生参加
教育部今天举行夏日乐学计划成果发表会,高雄市立龙肚国中表演客家舞曲。(林志成摄)
教育部推动夏日乐学计划,补助国中小学每年暑假规画2至4周课程,以本土语文或整合式课程,引领学生「暑期增能、做中学习」,办理多元丰富的主题式活动课程。今年共计695校、863班、2万余位学生参加。
教育部从104年起推动夏日乐学计划,目前已累计7万4900名学生参与。教育部今日举行109年成果记者会,并颁奖表扬绩优学校,肯定参与学校发展各种创意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部国教署副署长许丽娟表示,当初推动夏日乐学计划有两个原因,一是希望利用沈浸式学习,让孩子接触本土语言;另一则是,暑假这么长,不利于学习资源较不足的小孩,因此希望他们在暑假仍有一段时间到学校学习。
许丽娟说,104年开办夏日乐学计划时,当初仅253班,到现在109年已增加达863班,许多老师投入时间规画孩子的暑假学习活动,让孩子有个丰富的暑假生活。
台东县大南国小以东鲁凯族传统文化特色课程为主题,结合在地文化及生活,走出教室以山林智慧、乐舞、编织、生活智慧,透过沉浸式、体验式课程,让学生学习部落生态、无炊具野炊、月桃编织、达鲁玛克部落小米收获祭及秋千祭等课程,透过传统智慧结合部落祭仪活动,让原住民族语与本土文化持续扎根。
高雄市龙肚国中已连续3年办理夏日乐学本土语文活动课程,课程从生活到语言,再深入到文化,以客家说唱艺术、舞蹈、植物染、创意美食、龙肚文化之旅、客家歌谣创作等课程,透过互动式体验活动,让孩子自然而然说本土语,创造快乐学习的新体验。
此外,为鼓励学校记录夏日乐学丰富的学习历程,教育部国教署也举办创意影片及照片说故事征选竞赛,共选出「特优」及「优等」共16件作品,并于今日颁奖表扬。
获得创意影片组特优的嘉义县溪口国小,以在地特色产业及文化景点作为课程题材,结合英语教学与农村旅游概念 ,创造一系列地方特色国际导览员培育课程,让孩子们化身小导游,还当起YouTuber,以好玩的视角带领观众走读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