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人们对疾病的恐惧是否越发严重?

当新冠病毒-19开始在全球传播时,市政当局尽其所能阻止这种致命病毒的传播,关闭企业,取消活动,并告知每个人非必要不外出,尽量待在家里。2020 年的封锁让许多人感到孤立和恐惧,尤其是在死亡人数上升、供应链断裂以及医院被病患和垂危者包围的情况下。

将近五年后,世界似乎已经摸索出了与新冠共存的办法。学校和企业都已开放。公共场所不再强制戴口罩。疫苗广泛可用——至少在美国的一些地区,并且有一种名为 Paxlovid 的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治疗重症病例和感染严重风险较高的病例。虽然我们的许多公共基础设施已逐步恢复正常,但人类对待和应对疾病的方式已经改变。

约翰斯·霍普金斯健康安全中心的传染病专家和资深学者阿梅什·阿达尔贾博士告诉 Salon,他注意到人们看待和应对病毒的方式存在两个方面的变化:一些人现在不太在意,而一些人则对威胁高度警惕。

“儿童中出现了呼吸道病毒激增的情况,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以及 A 组链球菌等细菌感染,有些人认为这是世界末日,”阿达尔贾说。“然后还有一些人,每当有疾病警报,无论是关于猴痘还是东部马脑炎(EEE),他们都认为‘这是媒体在夸大其词。’”

他说,自从新冠疫情开始以来,传染病越来越多地成为“通过政治、部落视角看待”的东西,而不是像其他公共卫生问题那样被人们客观看待和处理。

阿达利亚并非唯一有此看法的人。根据 2023 年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的一项研究,对塞浦路斯 1000 多人的调查发现,对未来大流行病的恐惧普遍存在,其中在女性和接种过新冠疫苗的个人中这种恐惧尤其强烈。该研究首次尝试量化大流行病除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之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其他研究发现,对医疗的不信任与疫苗接种状况显著相关,大流行期间犯下的错误导致了对科学家的不信任增加。

阿肯色州琼斯伯勒纽约理工学院校区的拉金德拉姆·拉贾纳拉扬博士告诉 Salon,重要的是要记住,新冠并非过去式的疾病。虽然住院人数和死亡人数比两年前低,但今年夏天病毒活动尤其活跃。由新冠病毒导致的死亡和住院情况仍在发生,更别提大量感染者出现长期症状和残疾,这是一种被称为长期新冠的状况。

在拉贾纳拉扬看来,社会实际上正处于“健康焦虑加剧”和“对公共卫生信息的不信任”,再加上“大流行疲劳”的十字路口,所有这些都导致公众对病毒的反应出现两极分化。

在过去的几年里,该国的反疫苗团体数量有所增加。2021 年发表在《政治、团体和身份》杂志上对 1000 名美国人的调查研究发现,22%的美国人明确表示自己反对疫苗,14%的人表示他们“有时”参与该运动,8%的人表示“一直”如此。自称反疫苗者表示,他们“接受”反疫苗者的标签“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形式”。

但拉贾纳拉扬表示,现在不是人们因不同观点而分裂的时候,而是应该进行富有成效的对话。

“我们需要保护每个人,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得展开对话,”他说。“我们需要相互交流所需的东西。”

Rajnarayanan 补充道,对疫苗的不信任是如何致使像 麻疹 这类疾病卷土重来的。

41 岁、住在昆士兰州布里斯班市的史蒂夫·萨科纳(Steve Sacona)通过电子邮件跟 Salon 讲,这场大流行“彻底改变”了他对疾病的看法。

“过去像感冒和流感这样的小烦恼,现在感觉是个大问题,”他说。“我已经养成了一些简单但有效的习惯,比如给表面消毒以及在拥挤的区域保持距离。”

他补充说,当新病毒成为头条新闻时,他会格外留意。

他说:“当我听闻最近的呼吸道病毒时,我查看了健康指南,以确保自己做好了准备。”

“我并不恐慌,但我肯定更清楚新出现的健康威胁,并努力不被炒作影响而保持了解。”

阿曼达·施密特(Amanda Schmitt)有两个孩子,她说她对待疾病的方式自 2020 年以来也发生了变化。在疫情之前,如果她的孩子流鼻涕或咳嗽,她不会多加思索就带他们去公共场所。

“现在,即使是最轻微的症状也促使我让他们待在家里,以免感染他人,”施密特通过电子邮件说。“我们还开始经常洗手、消毒表面,并避免拥挤的室内场所。”

自新冠疫情之后,有关其他病毒,诸如猴痘或禽流感的新闻使她愈发担忧。

“以前我可能会认为它们只是不太可能影响我家人的小健康威胁而置之不理,”施密特说。“现在我看到病毒传播和演变成大流行的速度有多快。”

阿达利亚强调,这场大流行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创伤性经历”,这可以理解,它促使一些人对疾病高度警惕。

“有很多死亡和破坏,这可能会导致人们在涉及传染病威胁时重新思考整个风险的计算,”阿达利亚说。“但重要的是要记住,传染病在新冠之前就有,在新冠之后也有,仅仅因为媒体报道得多了,并不意味着有什么变化。”

他说,人类在大流行后可能容忍风险,也可能不太容忍,这对于人类参与的任何活动都是如此。

“有些人可能会骑摩托车,有些人可能不会,”阿达利亚说。

“人们有不同的风险容忍度,我认为你必须弄清楚什么适合自己的生活,要认识到你不能将风险降为零,而且有很多工具可以进行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