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创造文青 文青消费时代!

村上春树台湾文青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图为电影版《挪威的森林》剧照。(图/取自网路)

作者马赛克

正如西方小说的发源,跟中产阶级的兴起有关华人社会里文青的出现,亦跟教育普及、「知(识)、(文)艺分离」、女性撑起半边天有关。

民国癈科举之后,逐渐有了男女平权的基础教育、甚至高等教育。念书目的不再必然是为了做官。教育的普及、也意味着知识/文艺消费市场的普及。加上开「千古以来最大变局」的白话文运动,让民国初年,成为知青文青一族发展蓬勃的年代。

但民国初年也是一个混乱、多灾多难的时代。受到西方自由、民主、平权思想的冲击,知青/文青多半同时也是爱国青年。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陈独秀胡适《新青年》杂志的催化和激荡后,这种现象更为生猛、气氛更为浓烈。

时期的文青,爱看的是徐志摩的诗、鲁迅的杂文沈从文巴金的小说。巴金主打反封建、争自由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更是新文学史上拥有最多读者的名著之一。

不过,阅读永远有其多样的娱乐功能。风花雪月、刀光剑影,市场其实更为广大。前者有徐枕亚玉梨魂)、张恨水(啼笑姻缘)为代表的「鸳鸯蝴蝶派」,后者有以平江不肖生、白羽、还珠楼主为大行家武侠幻想派。只不过,当时的文青可能不怎么认为这些东西上得了台面

日治时期的台湾文坛/文青现象,有部分跟大陆是蛮相似的 。同样有轰轰烈烈的白话文运动;左派与写实主义一度大盛;也有前卫/通俗两条路线的齐头并进。只是,台湾文学多了一条「反殖民」的路线(如赖和的诗与小 说)。可惜的是,因日治的关系 ,台湾文学一直受到「中原」文青的冷落。

二战结束后,华人世界产生两极化巨变港台两地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超稳定时代,文青的消费时代得以延续。但在中国大陆,先是政权易手、1960年代更爆发了惊天动地的文化大革命

文青出身的姚文元因缘际变成革命旗手,批判吴晗邓拓等前辈,为文革揭开了序幕。这个时代 一言以蔽之,是「文青创造文革,文革改变文青」的年代。这些文青歌颂的 ,先是「社会主义好」 、后来更变成了「毛主席比什么都好」!革命女文青杨沬的《青春之歌》﹔「文艺战士」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等,都是这时期的代表作(浩然是大陆发 行量最大的作家之一)。

但在大陆以外的港台,却是一个超稳定的世界,逐渐培养出类似西方的小资产阶级趣味,其中,当然包括文青。由于时代环境迥异,国家不再是「到了最危险 的关头」,接下来是一轮又一轮的太平盛世。所以,文青不必再忧国忧民(除非你先天下之忧而忧。或者,你是那少数的保钓派)。文青逐渐跟知青分道扬镳,自成 一个以消费主义为导向的族群。这种情形,其实跟美国1960代的嬉皮,后来转变成雅痞的情形有点类似。当然,大陆改革开放之后,两岸并未统一,两地文青却 是愈来愈相似了。

文青本来是一件好事。意指一些年轻人在课业之外、或离开学校之后仍然有心阅读一些文艺的东西、或接触艺文活动。当中更有寓兴趣于工作、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士(如媒体、出版、娱乐事业等)。

但文青本质是内在的、不应是一个过度具象化的东西。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诱导下、媒体/网路的酸化标签下,今日「文青」竟变成一种「盖高尚」的消费行为。成为一 堆品牌符号集合体

试看网路流传的45条所谓「文青指南」 ,从LOMO底片机到Macbook小白,那一个不是闪亮亮的品牌符号。而45条指南当中,更鲜有不跟消费行为有关的(例如长得很瘦,都可能意味着注重饮食、花钱或花时间做运动)。

从以前不自觉的成了文青,到今天有意识的「成为文青」,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消费行为。甚至,在今天,文青已经跟「陆客」一样 , 成了一个被「酸」、被「贬」的集合词。民国已超过百年。相较于先贤先辈,这或许可说是百年文青演变下来的一种不幸吧?

●作者马赛克,大学毕,靠文字维生,汐止。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