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政策篇/全力发展绿能 推沙仑创新绿能科技园区 

▲蔡英文18日发表第9项政策「五大创新研发计划之一:绿能科技创新产业」。(图/记者季相儒摄)

记者张语羚/台北报导

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蔡英文18日公布「五大创新研发计划之一:绿能科技创新产业」政策,宣示若明年民进党执政,将全力发展绿色能源,其中一步就是在台南沙仑建立创新绿能科技园区

蔡英文表示,将在台南沙仑成立创新绿能科技园区,作为这个生态系枢纽(hub),把各地的研发、制造和人才资金连结起来,再从这个hub分享出去,提供强力的后援,支持台湾海峡的离岸风能、南台湾的太阳能宜兰地热或者太平洋的海洋能等等绿能事业的发展。

蔡英文说,过去8年,政府投入将近一千亿到绿色能源产业,但因为产业与研究机构连结效果不好,而且绿能投资布局过于分散,加上「重视零件,忽视系统」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政府不愿意摆脱对核能的依赖,缺乏推动绿能的决心。这些因素,导致绿能产业在台湾没有足够的内需应用机会,至今才占百分之四而已。

蔡英文竞选总统政策办公室执行长张景森指出,总统马英九上台7年多来,新能原创新研发经费总共约7百亿,若民进党执政,将在这样的基础上每年增加1百亿,未来8年将投入1千5百亿到两千亿的资金。

科技政策小组召集人吴政忠补充说,沙仑创新科技园区与现在的科学园区不同,沙仑附近已经有很多产业聚落,未来不只技术研究,而是与整个国内产业和R&D技术的盘整,统筹建立未来能源相关预算的应用。

吴政忠表示,沙仑科技园区不会像科学园区一样,一下次一千多公顷都开发,会稳扎稳打,从第一年到第十年,把生态系建好,且园区内的科技内容也会是有创新的才会进驻。

绿能科技创新产业是五大创新研发计划之一,民进党政策会首席副执行长施克和表示,接下来4个创新研发计划最快在接下来一个月会对外公布。

▼蔡英文与科技政策小组召集人吴政忠交谈。(图/记者季相儒摄)

【蔡英文绿能科技创新产业政策发表致词全文】

过去几个月,我曾经在很多场所向大家报告,未来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将是以「创新、就业、分配」为核心。GDP的成长,不应该被当成唯一的目标;因为一个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兼顾就业、薪资、所得分配、和区域平衡。

所以当政府领航产业的时候,必须满足这个多元的目标,才能够使经济的成果,可以让全民共同分享。

一、过去创新发展不成功的原因

今天,我在讲能源问题之前,我要进一步说明,我们「以创新为驱动核心」的发展计划。但是在谈计划之前,我要先请大家思考一件事。

以创新做为经济成长趋动力量,其实并不是今天才有的想法,马政府执政七年多来,也把创新挂在嘴边,提出各式各样的方案和计划;但是台湾经济成长,并没有转换到以创新驱动的模式,企业创新的能量和成果,都落后于竞争对手之后,以致于出口竞争力大幅衰退,经济陷于贫血式成长,危机日甚一日。

问题出在哪里呢?我认为有几个关键原因:

第一,是「产业的断链」。政府没有掌握契机,推动产业创新或发展具前瞻性的产业,以致于产业升级迟缓,甚至产生断链的现象。

第二,是「国际的断链」。产业创新必须和全球技术领先的国家加强接轨,但近年来,台湾只重视市场拓展和成本降低,以致于我们和产业技术先进国家的连结度,越来越低,所以创新能量愈来愈不足。

第三,是「法规制度的断链」。产业创新必须有现代化的法规制度给予充分支持,但台湾在法规制度上并未与时俱进,导致技术、人才大量流失、资金投入不足,以及企业创新研发意愿能力的削弱。

今天,过去台湾引以为傲的很多产业聚落,都面临人才欠缺、投资意愿不足、竞争力衰退等问题,如果不及时的支持并注入新的活水,很多产业将陷入崩解的危机。

民进党非常了解当前国内产业的困境,未来我们将从产业发展策略规划、协助跨国投资合作、先进技术的取得、全面更新不合时宜的法规制度,以及教育科研体系检讨改进,这些我们都要全面的来做,为台湾打造全新的研发创新能量,重新聚集跨国的人才、资金、技术及创新创业机会,逐步发展台湾成为亚太创新研发中心

二、以「三个连结」打造「五大创新研发计划」:

在产业发展策略方面,未来,我们将在「三个连结」,也就是「连结未来、连结全球、连结在地」的基础上,推动涵盖绿能科技、物联网、生技、精密机械、国防产业等策略性产业,借由这「五大创新研发计划」,我们要激发产业创新风气和能量,进而带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连结未来」,就是掌握下一世代的产业发展趋势,依据台湾的客观条件和比较优势,规划推动前瞻性的创新研发中心计划。我们先行规划这「五大创新研发计划」,未来将在合适地点打造研发基地,作为驱动台湾迈向创新经济的核心力量。

「连结全球」,就是依据所规划策略性产业特性,筛选出包括美国、德国、瑞士、日本等先进技术国家,做为台湾连结的主要对象。在技术上,将和这些区域的相关机构及企业启动合作及试验计划;在人才上,将启动更积极的常设性人才交流及延揽机制;在资金上,将和这些区域的企业进行相互投资,并与创投及私募基金合作;在市场上,将透过合作企业及台商在全球据点,建构供应全球市场的网络。

「连结在地」,就是串连各个创新研发基地,促进跨领域的创新,以及跨区域的整合。同时,台湾内部的在地需求,可以做为产业的先期市场和试验基地,再进一步推广到国际市场的应用。

我们将透过这「三个连结」策略,使台湾成为一个不断链的创新岛屿,驱动台湾下一世代的产业成长动能。

这「五大创新研发计划」,近期内都会一一向大家报告。今天首先要提出的,是「绿能科技创新产业」。

三、为什么要发展绿能产业

为什么我们要扶植台湾的绿能产业和科技?大家都知道,台湾社会对于迈向非核家园,已经有了高度的共识,这表示在未来,我们的能源结构必须有所调整。而这个调整,其实是一件好事,它有利于让台湾摆脱核灾的风险,有利于纾缓核废料无处存放的压力,它更有利于降低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落实「非核家园」,当然是发展绿能产业很重要的原因,但绝不是唯一的原因。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绿能是未来趋势,也是未来的巨大商机,而台湾拥有发展各种绿能的绝佳条件,如果我们能够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推动绿能发展,将非常有机会成为亚太绿能创新研发中心及试验场域,同时也是具有高商业价值的未来产业。

过去十年,无论是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和中国,大家都争相投资绿色经济,投资高达百兆台币。而台湾有良好的绿能产业条件和基础,这个面对新世纪产业的机会,如果不去积极布局,就太可惜了。

而且台湾能源的自给率很低,不到百分之三,几乎都向国外采购,一年的能源支出将近两兆。所以政府投资再生能源的发展,不但可以提升能源自主,还可以节省对外采购能源的支出。

可惜的是,过去八年,政府投入将近一千亿到绿色能源产业,但因为产业与研究机构连结效果不好,而且绿能投资布局过于分散,加上「重视零件,忽视系统」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政府不愿意摆脱对核能的依赖,缺乏推动绿能的决心。这些因素,导致绿能产业在台湾没有足够的内需应用机会,至今才占百分之四而已。

同时,当绿能与产业脱钩的情形下,绿能就只能是资本支出与消费,而没有产业上的回报与获益,那么,不仅政府预算无法支撑,民间力量也不敢贸然投资。

其实,台湾的环境很适合绿能产业的发展。台湾的太阳能光电产业,有国际级的研发与制造能量;其他相关产业,例如资通讯、材料和机械产业,原本都是台湾的强项。要人有人,要技术有技术。

在自然环境上,台湾海峡是发展离岸风能,全球数一数二的风场。南台湾有全年充足的日照,而且夏天用电负载最高的时候,也是太阳能发电效率最好的时候,如果可以好好的发电、好好开发,一定能减缓夏天限电危机。此外,地热、生质能、海洋能,也都有可以发展的潜力。

台湾绿能的发展,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真正欠缺的,就是一个有决心、有执行力的政府。

▼政策发表记者会结束后,蔡英文与科技政策小组召集人吴政忠等人上台接受媒体提问。(图/记者季相儒摄)

四、绿色能源科技创新产业聚落

如果民进党执政,我们会立即接手,分三个步骤,全力发展绿色能源。

第一步,我们会把散落各地的ICT、材料、机械产业和法人、学校的研究资源,连结起来;如果是国内还没有成熟的技术,就引进国外厂商,透过技术转移或资源共享,让一个多元、创新,而且有实战能力的绿色能源产业生态系,可以成形。

在台南的沙仑,我们会成立创新绿能科技园区,作为这个生态系的枢纽(hub);把各地的研发、制造和人才、资金连结起来,再从这个hub分享出去,提供强力的后援,支持台湾海峡的离岸风能、南台湾的太阳能、宜兰的地热或者太平洋的海洋能等等绿能事业的发展。当然,也包括节能与储能科技的研发。

第二步,我们会以国内的需求来扶持产业,逐步提升绿能的比重,来带动相关产业的投资,预计会带动上兆的投资金额。台湾对能源自主和洁净发电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就是我们绿能产业发展的基础。

透过内需市场,将绿能产业发展起来之后,我们就走向第三步,就是走向出口,进军国际市场,让绿能成为下一个明星产业。所以,除了在零件代工之外,系统整合的能力也必须提升。例如,我们除了生产太阳能板,也能够提供整厂规划、整厂输出的服务,才能在国际产业链上,取得比较好的战略地位。

另外,绿能产业的发展,所产生的关联效益,还不仅于此,例如离岸风能的发展,我们也将一并建构海事工程能力,开发更多的海洋资源与产业效益。

这三个步骤,可以先后并行。民进党有信心,要带大家走向绿能产业的新时代。

五、节能、创能、储能、系统整合

绿能产业的发展内容,包含「节能」、「创能」、「储能」、「系统整合」,这四个领域,都蕴含着很大的商机,只要政府决心领航发展,也绝对会有很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第一,在节能方面,我们支持设备商、资通讯产业、能源服务业的结合,配合智慧城市的建设、以及政府的节能目标来发展。将来,节能产业绝对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亮点。

第二,在创能部分,我们会全力投入太阳能和离岸风电;加上地热、海洋能与生质能的前端开发,引进先进技术,扶植台湾的厂商走向国际。

第三,在储能部分,无论是锂电池、燃料电池或是氢能,我们希望协助本土厂商,让这些技术商业化。我们也会规划更细致的时间电价,创造离锋、尖峰之间的储能需求,让整个能源运用更有效率。

第四,系统整合,我们除了培植台湾厂商整厂规划的能力,更要把握接轨物联网的发展契机,让台湾绿能产业不只是代工,更可以是系统品牌,走进世界。

六、结论:发展绿能,是为了产业

我们之所以将绿能产业,列为「五大创新研发计划」的第一项,除了是为了国家安全,要降低对于能源进口的依赖;也是为了降低环境风险,保障后代子孙的环境权。

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需求。我们要提供一个舞台,让新能源、循环经济的相关产业,有成长的机会;我们更要建立一个多元且分散的能源供给系统,确保能源供给的安全稳定,打造一个不缺电的产业环境。

我要再一次强调,我们发展产业的决心,要在既有的产业结构上,锁定新的目标,找出一个拉力,把产业往上拉,提供更多高品质的就业机会。

只有整体产业创造力与生产力的提升,才能让台湾的经济体质脱胎换骨,让劳工的薪资所得提升,让年轻人有好的就业选择。年轻人有好的就业选择,我们就会不断努力,让产业发展看得到未来。

▼蔡英文在吴政忠上台发表看法时若有所思的模样。(图/记者季相儒摄)

►►►关注2016,邀请读者加入《ETtoday筋斗云》粉丝团。

资讯恐慌症发作?下载「ETtoday新闻云APP」快速补给→iOS:https://goo.gl/rmIDdxAndroid:https://goo.gl/XPe8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