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尸检报告出炉!病毒不仅破坏肺部...还让「多器官+免疫系统」损伤

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图/路透,下同)

记者邱茀滨/综合报导

为了找出新冠肺炎(COVID-19)致命真相,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病理教授刘良带领团队,终于在25日完成了11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的解剖。他近日受访时透露,新冠肺炎肯定不止损害到肺部,还有包括「免疫系统」和其他器官,不过具体还是要与临床医生交换意见。

据《北京青年报》报导,11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的解剖中,刘良团队共负责9例,目前已有3例完成了病理的初步诊断。刘良指出,新冠肺炎的病变与SARS有类似之处,但还是有自己的特点。从现有的病理结果来看,一些死者的肺部切面上,能看到有黏液性的分泌物,他认为这是临床治疗需要警惕的地方

他进一步解释说,肺部是氧气二氧化碳交换的场所,若肺泡受到损伤,加上气道被黏液堵住,临床上就会出现缺氧的症状。因此他认为若在临床的治疗上,没有把黏液成分化解,单纯以提供氧气的方式,会达不到目的,甚至有反作用。「正压给的时候可能会把黏液推得更深更广,会加重患者的缺氧」。

此外,刘良提到,就目前尸检的情况来看,「新冠肺炎的病变目前看肯定不止损害肺,还包括免疫系统和身体其他器官,具体还要与临床医生交换意见。」

由刘良教授以及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科王国平教授,共同组成的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已进行9例遗体解剖,前3例病理研究结果已完成,20多位团队成员加班加点力求以最快速度完成病理研究。此外,团队完成的9例遗体解剖中,捐赠者年龄最小的52岁,最大的80岁,多在60岁以上。

遗体解剖是揭开病毒真面目的最直接手段。王国平教授解释,遗体解剖是病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病理学变化和临床变化对比研究,揭示发病机制分析死亡原因总结诊疗经验,提高临床救治效果防控效果。

据悉,遗体解剖在控制流行病蔓延过程中的重要性,在2003年SARS爆发时就已经有所印证。当时大陆专家普遍认为,衣原体病原体,直到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家丁彦青教授对SARS死者解剖后,才得到强有力证据支援了广东专家组提出的「非典型病毒,不是衣原体」感染的论断,将抗击SARS引入新的阶段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系教授、湖北省司法鉴定协会会长刘良。(图/翻摄自央视)

酒精干洗手下杀3折!~爆抢防疫神水来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