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过江南陈澄波旅沪作品曝光
已逝前辈画家陈澄波为了追求艺术梦想,无畏艰困的环境赴日本进修,成为第一位入选日本艺术界最高荣誉帝展的台湾画家,振奋不少后进,可谓台湾近代美术发展先驱。随着更多陈澄波画作与资料整理出来,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行过江南:陈澄波艺术探索历程」,锁定一九二九年至三三年间,陈澄波旅居中国上海时期的油画、淡彩素描等作品。
展出的九十幅油画当中,有三分之一是首次曝光,同时也大规模展示陈澄波难得一见的裸女画。
陈澄波一八九五年生于嘉义,幼年即展露出对绘画的兴趣。就读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期间,在日籍画家老师石川钦一郎的启蒙之下,立志当画家,卅岁赴日考取东京美术学校。一九二六年陈澄波以《嘉义街外》入选第七届帝展,成为第一位入选的台湾画家。一九二九年赴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昌明艺术专科学校任教,期间对中国水墨有所接触,这番体悟融会在日后的西画创作中。
陈澄波长子、八十六岁的陈重光回忆,他曾在父亲的遗物中发现划满红线的法文字典,「东京美术学校毕业后,父亲原本想去法国继续深造,石川老师建议他去上海任教,一方面可以学中国画,纳入西画创作,变成台湾艺术家的创举,教书也比较安定,可以照顾家庭。」
陈重光和两位姊姊曾和母亲张捷一同前往上海,与父亲同住两年,一九三二年中日一二八事变发生后回台。陈澄波一九三一年油画《我的家庭》,描绘全家难得欢聚的时光。画中,陈澄波拿着画笔,以做女红支持丈夫的张捷手持针线,两名女儿在看书和画图,年方五岁的陈重光在画中则拿着玩具,桌上一副毛笔砚台暗示陈澄波当时深究水墨的经历,还有一本《无产阶级绘画论》在桌上。一九七九年春之艺廊举办陈澄波个展,《我的家庭》就因这本书名涉及敏感未能展出。
「行过江南」展出陈澄波以人物、西湖及上海风景为主题的油画九十幅,淡彩速写一○四幅,水彩与铅笔素描十六幅等,由北美馆、嘉义市政府文化局、家属与收藏家提供,另动员五位修复师为画作进行「保养」。其中外界较为少见的是陈澄波在上海创作的裸女画系列,一开始讲究比例光影,后来都逐一摆脱,即使比例略显怪异或夸张,却保有他朴拙厚实的笔调特质。
北美馆策展人林育淳表示,陈澄波特别喜爱画家倪云林和八大山人,无论在淡彩速写的人像或树木山石的线条与造型,都可见到传统水墨的影响,《清流》、《太湖别墅》和《西湖春色》等为代表作。「在东京时期,陈澄波的笔法还是略显拘谨、甚至带有紧张的感觉,去上海当了老师后才慢慢放开来,笔法和构图多了自由度。」林育淳说,旅行为陈澄波的创作带来新的视野,上海时期堪称是画风变化的重要转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