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策略/抓住眼球 累積心占率

办公室示意图。pixabay

随着数位科技的飞速发展,品牌经营的策略也不断演变,从传统行销到现在的网路行销,各种方式层出不穷。然而,面对繁多的选择,品牌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两种不同的行销策略来提升业绩和增加流量,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不同的行销模式对应不同的社会环境;要了解传统品牌行销与网路行销的差异,要从这两者存在的时空背景与行为模式来观察。

传统购物行为跟网路购物行为最大的差异就在「付款时有没有拿到商品」。

在没有网路的时代,消费者的购物前可以实际触摸到购买的商品,付款之后就可以将商品带走;由原有的实体购物经验来看,对于网购最大的疑虑就是「无法亲自检视商品」。但时至今日,消费者已经逐渐被市场教育为可以接受先付款后取货,有69%台湾消费者已习惯网购一般零售商品。

所以个人认为「从认知到购买的距离」,决定传统品牌行销跟网路行销关注的要点截然不同。传统品牌行销重视累积心占率:小时候晚上在家看8点档中间的广告,到实际去逛街才会前往卖场购买,中间间隔的时间与距离,是现今很难想像的。

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行销目标就是要抢消费者的心占率。简单来说就是要在消费者脑海中植入一个印象,等到消费者实际发生需求的当下、在脑海中浮现的选项才能脱颖而出。

为了要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印象,传统品牌行销靠的是不断重复、甚至铺天盖地的在生活每个角落争取曝光,好让消费者在心中累积印象。做到这个程度要耗费相当多的时间与金钱,通常不是一般中小企业可以负担的。

网路行销追求最短成交距离,从看到广告到实际下单、动作能愈少愈好、距离愈短愈好,最好消费兴致来了马上就能完成下单。

此外,现在各式各样的网路社群媒体让阅听者的注意力愈来愈破碎,如果当下没完成交易,很快注意力又被拉走,所以才要促使消费者现在、立刻、马上做决定。

而消费者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也被教育得非常清楚网路行销的游戏规则:在看到喜欢的商品广告后先加入购物车,然后就开始搜寻、比价、做功课,找到最优惠的通路、等待最优惠的活动,选择最有利的付款条件才会下单。

老实说,如果我们自己都会这么做,那么跟我生活在同一块土地,有着相同生活方式的人们也会这么做。

因此结论是,一开始都是从网路行销切入,但是企业成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回归商业的本质来思考,从品牌行销策展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做到各个通路的布局与宣传,一方面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印象,另一方面也让消费者想要怎么买就怎么买,想怎么快就怎么快买到。

网路行销缩短距离、传统品牌行销累积心占率,尽管两者的要点不同,但对于公司的发展、消费者的经营都是必须要素,有所偏废都会造成行销结果的遗憾,还是那句老话:「孩子才做选择,大人我们就全都要。」

(作者是电商陪跑社社长/撼星数位行销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