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下指导棋?是谁封了我的脸书

脸书社群平台封锁帐号,有侵害言论自由之虞。(路透

网路平台言论监管恐引发侵犯言论自由的问题。图为「反关台,挺中天,支持言论自由到底」活动。(本报资料照片)

「以核养绿」公投领衔黄士修的脸书遭限制贴文。(摘自黄士修脸书)

脸书、推特、Google对问题言论处理方式

网路发达时代,社群软体成为民众抒发心情、评论时事管道,平台业者为免责,若经他人检举,大多会采取移除发言、暂时封锁帐号等处置,但却有伤害言论自由之虞。法律学者认为,社群平台已成为影响公众舆论的管道,平台业者以「自律模式,通知取下,却没有明确的评断标准,明显是球员裁判,呼吁平台业者要把判定惩处机制公开透明。

判定惩处 机制不透明

谁有权决定什么内容该移除,法律何在?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有意重启《数位通讯传播法》草案,拟在条文中要求网路平台,对网友张贴的新闻资讯,需连同负法律责任,但若在知悉资讯内容违法后移除,就可免责。《通法》虽还在草拟阶段,但平台业者为免责,现已采取「封锁、移除」处理原则,适法性备受质疑。

选举期间,脸书被封锁的案例,层出不穷。大多是发表对特定阵营的支持言论,或抒发对敌对阵营的不满,被人检举、封闭帐号,甚至被网军追杀。包括评论时事的脸书粉专,也因批评执政党施政缺失,被网军攻击、检举「被消失」,被迫隐姓埋名另起炉灶。

双重标准政府工具

即使现在没有选举,脸书被封锁的案例仍在发生。礁藻公投发起人潘忠政的脸书,在推动公投连署罪紧密阶段,因民进党桃园市议员王浩宇检举有违儿少保护原则,被「通知取下」,脸书遮蔽不同意见的发声权,已被政府利用为打击异己的工具。

令人感到讽刺的是,脸书动辄以分享情色资讯、裸露影像为由,对使用者祭出停权、封锁、移除内容等手段,但面对赌博、色情等私密社团,视若无睹,似有双重标准。

拒假讯息 应回归法律

文化大学法律系教授方元沂表示,脸书等社群媒体通常主张下架言论或封号的依据是透过定型化契约,不过少有民众去审查同意契约,不知该如何与脸书对等协商,一有争议,使用者被迫接受脸书订的游戏规则

政府如何兼顾尊重言论自由及打击假讯息?方元沂认为可分为两个层面处理,如涉及法律效益部分,要以立法订定规范,比行政命令规定更好,明确订出相关违法样态及处理模式;另方面可以透过鼓励自律,明确列出权利义务关系,并公开相关资讯,让使用者及平台业者能有良性、对等的互动。

台艺大广电系教授赖祥蔚说,政府要解决网路平台假讯息流窜,应该先要求业者有自律机制,否则平台业者为免责,任何风吹草动,未经查证就把言论下架甚至封闭帐后,未来只要有政治色彩言论可能都会「被消失」。

赖祥蔚建议,要拒绝假讯息,应该回归法律层面,一方面让司法程序简化,若有人因假消息受到伤害,可以循法律管道厘清追究责任,而不是行政机关指导棋,酿成民众恐慌及权益受到侵害。

推数通法 社会疑虑多

民众党立委高虹安质疑,《数通法》草案涉及公民社会言论自由,如果政府可以主张某个言论有问题(比如涉及措辞模糊、定义不明的「国家安全」)要求平台先下架,这可能就会侵犯到平台用户的言论自由,也侵犯了民主社会的监督与制衡机制。回到台湾的情况,目前《数位通讯传播法》草案又被提起,高虹安说,政府拟用《数位通讯传播法》对网路社群内容管理规范,社会仍有诸多疑虑,未来政府是否扮演更积极角色,避免网路平台可能有过大监管言论、可能侵犯言论自由的问题,社会还需要更多讨论与审议去达成共识,不宜贸然推动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