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堰铃离开与重返 颠覆客家印象
客家子弟、资深剧场人徐堰铃首次编导客家戏《离开与重返》,以戏中戏手法,从一曲客家童谣《月光华华》的歌词作延伸,诠释她眼中所见的客家生活。
「小时候真的会觉得苗栗什么都没有,连台风都不会来,也很纳闷地方政府为何没有什么建设,让人才一直外流,但奇怪的是,当我成年之后,又会觉得没有太多建设也是好事,山林才不会受到破坏。」徐堰铃表示,《离开与重返》就是始于这种两面性的概念,「因为对一个地方有深厚的情感,才会又爱它,又批判它,这出戏就从这里出发。」
徐堰铃是苗栗人,上大学前都在新竹、苗栗生活,集编剧、导演、演员于一身的她,入行25年才首次取材客家元素创作。她表示,这次的创作是想颠覆坊间对客家剧、客家文化的既定印象。
徐堰铃说,剧中以童谣《月光华华》隐喻大埔拆迁案,歌词唱起来虽押韵,听起来有个样子,但却没有实际内容,让人摸不着头绪,「这跟政府拆别人房子一样,听起来有个名目,但实际上是毫无逻辑、没有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