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庙不阴 中山大学师生创桌游RPG颠覆印象

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副教授罗景文带领学生田野调查阴庙」并进行创新转化。(图/中山大学提供)

记者崔至云台北报导

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副教授罗景文开设「闽南民间文学与文化采风」课程,带领学生运用数位工具和地理资讯系统,实地走访大高雄地区阴庙,经田野调查后,设计桌游图文角色扮演游戏等,以崭新创意传递「阴庙不阴!祂们是先民、是护佑当地居民的重要存在」的意涵

「阴庙看似是城市里的阴声暗影,实际上却是在地历史的重要环节!」罗景文表示,阴庙是收埋无主枯骨、祭祀孤魂之处,过去因人们对死亡有恐惧,连带对阴庙内奉祀的孤魂骨骸产生莫名恐惧,甚至是鬼怪故事的来源之一。实际上,祂们是本土的台湾神,即使是外来的外国神,例如,日本人、荷兰人,祂们也曾在这块土地生活、葬于这块土地,可以说是台湾的「先民」,「了解祂们,也就了解我们的过去」。

▲中山大学生将田调结果制成「图文式角色扮演游戏」,于IG上推广,向外界传递阴庙不「阴」的意涵。(图/中山大学提供)

中山大学指出,该课程即选择过去少人尝试、少人关注、少人记录的「阴庙」主题。罗景文绘制高雄市阴庙地图」,从高雄市目前所知约320间阴庙中,依地理上的便利性,选出190间大高雄平原、丘陵一带的阴庙,让修课的29名大学生,每3到4人一组,各自开展田调主题,包括,水流(公)妈、外国神、男女合葬、外国神、因战争死亡的将士等。

中山大学题到,田调前,为让学生「心安」,罗景文带学生到中山大学附近的「代天宫拜拜,并仔细说明庙宇采访须知和禁忌,让学生做好万全准备,带着虔敬的心,「胆大心细」地走完田调之旅。学生在调查之后,各自发挥创意,制成桌游、有声书、摄影集漫画等,近日在西子湾灵兴殿十八王公庙发表「高雄庙宇信仰采风·创生记」成果

▲中山大学生田野调查阴庙后,以各种崭新创意进行创作,在西子湾灵兴殿十八王公庙发表成果。(图/中山大学提供)

其中以阴庙为主题的桌游,特别让庙宇人员、中山师生眼睛一亮。发想人、中文系学生蔡宗豪说,他是桌游爱好者高中起至今已收藏50多套桌游,梦想是成为中文老师,将中文教材结合桌游做创新教学。此次参与即献出一些点子小试身手」。

这款桌游名为「共同的记忆」,意即「田野调查小尖兵在实地访查过程,几乎都会遇到的状况」。蔡宗豪指出,故事设计以他及其他组员探索「男女合葬」的阴庙作为灵感,分别设计出,人设卡道具卡、事件卡、故事卡等,玩家玩的过程可「身历其境」,了解田调阴庙必带相机、录音笔、访纲、地图、平安符等,更有趣的是还制造混乱情境,如,空间迷向、忽逢大雨等,让玩家体会「即使做好万全准备,运气还是很重要」,也就是田调过程发生的大小事,常让调查者印象深刻。

▲中山大学生发挥创意,制作阴庙主题的桌游,少见令人眼睛一亮。(图/中山大学提供)

另一组学生则将田调结果制成「图文式角色扮演游戏」。组员之一、中文系学生王玟心提到,她与伙伴此次实地考察王曾公庙」,传说之一是王曾为县衙名捕,拥有行侠仗义、浩然正气的正直形象,她与团队田调后,以此文史资料编写「阴神劝人脚踏实地」的故事,并绘制成图文,于IG上推广。她说,希望借此颠覆大家总是对阴庙「阴森恐怖」的刻板印象,能敞开胸怀,以正向观点看待这片土地的「先民」。这门课也获得中山大学文学院与USR-C计划「城市是一座共事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