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回初衷 敖幼祥燃烧漫画魂

知名漫画敖幼祥接受本报专访,分享创作心路历程。(赵双杰摄)

敖幼祥著名作品乌龙院》。(敖幼祥提供)

敖幼祥买下一台小巴,改造成《乌龙院》角色造型的「漫画巴士」,4年来深入走访花莲台东偏乡国小教漫画。(本报资料照片

敖幼祥买下一台小巴,改造成《乌龙院》角色造型的「漫画巴士」,4年来深入走访花莲、台东偏乡国小教漫画。(本报资料照片)

敖幼祥小档案

台湾的软实力,在中国大陆一鸣惊人。风靡两岸的敖幼祥漫画《乌龙院》,30年前创下数百万册销售量,30年后再度改编成动画,在网路平台播出,单月即累积5千多万的点阅数, 人气破表。

30年来,敖幼祥的笔从未停过,脚步也未曾歇过,不但在大陆耕耘10年,深入了解对岸市场;在台湾,更开创「漫画巴士」,驶向后山花东,在偏乡教小朋友画漫画,持续为在地的软实力扎根

这位身高190、谈吐斯文的漫画大师,在面对新媒体并跨出第一步的同时,却像个孩子一样说:「其实我有点紧张!」这就是敖幼祥,永远不怕失败,永远不怕尝试,永远都和那个翻着漫画的热血少年同在。本报特别专访敖幼祥,谈他的创作心路,以及成功哲学。

问:你的漫画路怎么开始的?

答:我是个超爱冒险的人,胆子心脏还强。那个年代,学校禁止看漫画,更别说画漫画。我小时候是个药罐子,患有气喘,常请病假,也不能上体育课,刚好有许多涂鸦时间,四年级就完成《我的老师是女鬼》,全班抢着看,结果被女导师抓到,她不但看了,还对号入座当场把这本漫画撕个粉碎。那是我的第一部作品,可惜现在看不到了。

人高马大,又爱出头,读中国海专时带头打群架,校方表示只要有一个人自愿退学,就能了事,我强出头,一个人把事情扛下来。为了避免家人操心,我一个人搬出来独立生活,晚上念复兴商工补校,白天在动画公司工作,那时才17岁,没想到这一画,笔就没停下来过。

问:谈谈你的代表作《乌龙院》。

答:那时港剧楚留香》大红,《中国时报》编辑建议我画功夫喜剧,于是我画了《乌龙院》,每天连载。每天都要想一个新故事很累,很怕开天窗,后来我开始抓到诀窍,先想一个大的故事架构,一天只画其中的一小段,画起来就不会那么累。

当年报纸一天印量有几百万份,全台湾几乎每个人都看得到,生活中的娱乐不多,漫画就渐渐红起来,也出了书,甚至到日本连载。报社当时也办「漫画擂台」比赛,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漫画家。80年代可说是台湾漫画的黄金年代。

问:你是如何进入大陆市场?

答:9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开始对台湾漫画有兴趣,第一个在大陆出书的是蔡志忠,再来是朱德庸,我是第三个。刚开始先是授权给大陆公司出版,2001年,我决定搬到广州,成立工作室,培养了几位助手,画新的《乌龙院》漫画连载,也推出月刊周刊,让助手们可以发表作品。《乌龙院》打开了中国新漫画的时代,不只是漫画的风格,还包含行销策略都有创举。例如在书店卖的是一般正常书大小的漫画,但在路边书报摊,卖的是印成一半大小的口袋书,一本大约两元人民币,这一招使漫画迅速在小朋友之间流行起来。

问:为何想要推动「漫画巴士」?

答:《乌龙院》爆红之后,连载、改拍动画,各种邀约都来,外人看来非常风光,但有10多年时间,每天过着应酬喝酒的日子隔天到工作室,头还昏昏沉沉,马上就要作画,修改画稿工作量非常大,更没时间陪家人,感觉创作的热情一点一滴消失。那是我创作生涯最灰暗的时期。

1990年,我一个人到花莲丰滨静浦村海边,住在废弃的林务局调查站,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没有电话、电视的干扰,打算把自己整个人放空,重新来过。就这样过了两年隐居的日子。这是我跟花莲的缘分,是花莲救了我。2009年,我将生活重心移回台湾,2014年开始推动漫画巴士计划,把漫画教育的种子在各个角落扎根。先从花莲开始,未来希望能在全台湾巡回。

现在也推了许多年,感觉又找回当初那个爱看漫画、爱画漫画的小孩

(执笔:许文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