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牙切齿、颞腭关节症候群 医:跟这个有关
中医大新竹附设医院身心科医师郑映芝说,咬牙切齿颞腭关节症候群,跟自律神经失调有关 。(罗浚滨摄)
新竹县50岁林姓妇人,长期紧张爱操烦,睡眠品质差,上班会因工作压力偶有牙齿紧咬的情形,近年发现除了牙齿紧咬状况明显外,开始张口也出现疼痛感,甚至吃东西时无法大口吃,颞腭关节开始出现声音,睡觉时甚至压到会疼痛,脸部跟颈部肌肉也有疼痛感,牙科诊断是颞腭关节症候群,给予咬合矫正器却没有明显改善,求助中医大新竹附设医院身心科郑映芝医师。
郑映芝诊治发现林妇的颞腭关节症候群,跟长期工作压力导致自律神经失调有关,建议服用帮助稳定自律神经的药物,并搭配电刺激以及放松练习。在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并行下约2个月,林妇牙关紧咬的强度明显减弱,肌肉酸痛与压痛感也改善许多。
郑映芝指出,颞腭关节症候群常见的症状有,张口或咀嚼时下巴会感到疼痛,嘴巴动作受限无法完全张口,脸部或颈部肌肉酸痛,耳朵内疼痛、耳鸣,甚至张口歪斜、下巴脱臼,以及疼痛蔓延到眼睛后面、面部、肩部、颈部和背部等情形。
颞腭关节症候群不像一般四肢关节疼痛能轻易察觉,除典型张嘴紧绷感外,也可能会合并偏头痛、脸颊闷胀等不适,常会明显影响工作及睡眠品质。
郑映芝说,颞腭关节症候群好发年龄介在20至45岁,女性居多,过去常被认为是牙齿咬合不正问题,传统会用咬合板去治疗,但渐渐发现许多颞腭关节症候群,并非来自于咬合不正,而是源自于心理压力所导致的自律神经失调。
因为人若处在压力大的状况,即使是睡眠时间,口腔周围的咀嚼肌群与脖子周围肌肉容易仍呈现紧绷状态,长久累积下,肌肉宛如长期剧烈运动后的状态,因而产生张口、咀嚼、吞咽疼痛现象。
当压力大,不自觉地咬牙切齿,睡眠品质不好、睡觉磨牙,不少会合并焦虑,恐慌,肌肉纤维疼痛症、失眠等症状。
另外,不是只有压力会导致颞腭关节症候群,其他如牙齿咬合、假牙、肌肉、关节外伤、发炎、肿瘤或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能会是颞腭关节症候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