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不了口的「颞腭关节痛」 中医治疗3周开口笑
▲「颞腭关节痛」中医施以针炙可舒缓颞腭关节区。(图/记者林悦翻摄,下同)
16岁美少女,长期觉得左耳旁疼痛甚至有偏头痛的情形,找遍骨科跟牙科治疗,服用肌肉松弛剂以及止痛消炎药可稍微改善, 但是还是会反复发作,经至台南市立医院中医部郭钰君医师门诊求诊,发现患者是属于「颞腭关节痛」,经过3周的中医诊治,终于能开口大笑,而且不用持续服用消炎药,恢复了往日的开朗。
具有中医、牙医双执照的郭钰君医师指出,发现患者因为学校功课压力大,白天不自觉会咬牙,晚上一边念书又会一边吃零食,颞腭关节痛就是吃了鱿鱼丝之后发生,且因为压力大又睡眠不好,家人在小雯入睡后还会听到磨牙的声音,颞腭关节因为不断有异常的受力,造成疼痛不已,身体因此呈现慢性发炎反应,因而使得疼痛敏感度增加。
颞腭关节症候群主要症状是颞腭关节区疼痛,会有异常的关节音以及下腭运动功能障碍,常见于青壮年与女性,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但越来越多研究显示颞腭关节症候群与精神心理状态非常密切,23%的患者伴有明确的精神心理症状,而且高达50%的颞腭关节症候群的患者合并有睡眠的问题,女性发生的情况往往多过于男性。
郭钰君医师提到,中医治疗颞腭关节症候群有别于西医的思考方式,不能单纯只从消炎跟肌肉松弛着手,中医包含气血阴阳寒热虚实等八种辨证方向,另外还要从经筋、经脉等方面考量,从案例来看,小雯长期精神紧绷、睡眠不足、饮食不节,导致肝气郁滞、阴虚火旺、胃火上炎,最后甚至导致气滞血瘀、经络瘀阻,治疗上要考虑疏肝理气、滋阴降火、清降胃火、活血通络着手,多靶点用方才是中医的治疗特色。郭钰君医师说,另外还针对下关穴、听宫穴、颧髎穴、翳风穴、颊车穴等舒缓颞腭关节区附近肌肉,也增加了三阴交穴、内关穴、合谷穴等安神以及舒缓压力的穴道,此外还得注意要减少张口的幅度、时常留意肩颈肌肉拉筋放松,也得配合腹式呼吸减少焦虑、帮助睡眠。中医治疗不只要改善疼痛,还得改善睡眠品质跟舒缓情绪,多管齐下疗效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