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医院就血压飙高 除患「白袍症候群」外还有这些因素

台北荣总新竹分院洗肾室主任黄政斌指出,病患一到医院血压就飙高,然而在家里量血压却是正常的,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白袍症候群。(北荣新竹分院提供/邱立雅竹县传真)

一名68岁男性,匆匆忙忙地从停车场快步走到诊间,因看诊时间接近了,诊间外有血压计,立即坐下来量测血压,血压竟然高到190/100毫米汞柱,他有点纳闷,平常在家里血压都在130/80以下,为什么在医院量血压都会这么高?是所谓的白袍症候群吗?

台北荣总新竹分院洗肾室主任黄政斌指出,病患一到医院血压就飙高,然而在家里量血压却是正常的,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白袍症候群。可能来自病患的紧张,只要来到医院就有莫名的恐惧,看到医师或护理人员就紧张,或担心要抽血,或担心病情不好,尤其在疫情期间,来医院就担心接触到确诊的病患,所以到医院一量血压就飙高。

黄政斌解释,除此之外在医院血压偏高的因素,可能还来自病人到医院门诊时都很仓促,或从停车场或公车站走到诊间前,常常没休息,马上就在诊间外量血压,或是坐下来背后一群人排队催促着量血压的压力。

过去医疗指引所建议的标准的诊间血压自动化诊间血压监测,原则上在测量前,病人至少要处在休息状态下5分钟。并且希望按照以下4个原则:

1.推荐使用标准化的自动血压计。

2.多次测量:测量3次,每次间隔1分钟。

3.数值取平均值:记录3次血压数值,取平均值。

4.保持空间安静:病人应该待在安静不受打扰的诊间量血压,没有任何医疗人员在场,避免因紧张感造成高血压。

以目前各医院一般状态,空间有限,病患数多,较难有一个完整安静的环境来测量血压,也无法让病患多次的测量,黄政斌表示,近期台湾高血压学会新版「高血压治疗指引」,建议是以「居家血压」数值取代到医院测量。

肾脏病病患容易因外在环境或活动后造成血压的变动,为了能掌握自己的血压状况,按部就班正确测量居家血压,做好相关纪录,特别是就医回诊时,要记得将记录本或记录单带来,提供医师参考,以让医师做血压相关药物调整的依据。甚至有些病患直接记录在手机line讯息,都能提供医师很有用的讯息。

正确的测量方式如下:

1.正确量血压时间:休息至少5分钟时再量血压,同时量2次。

2.量血压的正确姿势:压脉带和心脏同高,最好是有靠背的椅子,坐着,靠背不翘脚。

3.使用臂式血压计:量手臂,不要量手腕。

4.722原则:1周量「7」天、1天「2」个时段,早上起床,晚上睡前、每个时段量「2」次,隔1分钟量,取平均值。

为了病患量测与记录方便,黄政斌建议将两次的资料一起登记起来,给医师直接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