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城专栏》大陆停止跨国收养 不能一刀切
陆不再允许外国人跨国收养。(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大陆最近宣布停止跨国收养计划,除了有血亲关系的孩童外,禁止外国人领养中国的儿童。这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国际收养历史,终于告一段落。若以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来看,是迟了一些,但是也标志中国社会中关于人口政策与儿童福利复杂甚至不光彩的一页翻过去了。
跨国收养中国儿童的背景是中国一胎化政策,以及改革开放不久社会发展落后经济条件不佳的年代。在西方主导的收养主流叙事中就充满崇高的道德色彩,收养家庭在挽救那些被抛弃可能面临饥饿、死亡与疾病的女婴,他们拯救并改变千千万万的生命。
跨国收养固然出于人道动机的成分很高,尤其是美国对于残疾儿童的领养与付出特别令人感佩,但是有些领养动机或选择领养对象也有一些不同的考量。
就像在一些华人社会相信不孕的夫妇可以考虑养宠物带来「生」气,北美社会也是一样,他们有的人相信收养小孩可以给家庭带来「好孕」,就像我们早年替女儿取名「招弟」、「带弟」一样的想法。而有些是因为同性婚姻希望有完整家庭所以收养小孩,不过我也见过已经有独生子女家庭因为女主人不愿或不能再生育,而去领养一个孩子给自己孩子作伴的。
中国女婴之所以成为国际领养的主要对象,除了因为当年大陆实行一胎化政策,许多家庭超生或重男轻女观念丢弃女婴,造成大量女婴等待领养。但是收养者也有一些考量,许多白人家庭收养优先考量还是白人,接着才是东亚裔,因为白人小孩出养较少,且有的生母可能有吸毒或疾病的问题。而东亚小孩一般比较温驯,特别是女孩,所以战后有一段时间,台湾与韩国都曾是美国跨国收养的来源,后来台湾经济发展和生育率下降,才渐渐少些,而南韩还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国际收养由于跨国又跨种族,许多收养儿童很早就会面临自我认同的问题,调适过程有时就牵涉收养家庭对待异文化或出养国家的态度。一个被白人父母收养的女孩告诉我,她从小就怕看到体育比赛中有中国选手出赛,因为每次她的养母就会问她会不会帮中国选手加油,让她觉得她是家中唯一的「外国人」,她的养父母对她学习中文与否并不积极,而且对中国与中华文化也没有太正面的看法,让她觉得在家中低人一等,格格不入。
但我也遇过完全相反的例子,一位被白人收养的中国女孩,她的中文十分流利,她也是很小就被收养,她的养母从小就告诉她与家中成员不同,但同样被接纳与宠爱,并鼓励她学习中文,认同中国人血统的身分。这样的尊重与包容不但让她与收养家庭的关系十分亲密,也让她在成长过程中自我认同的压力减少许多。她自认是中国人,还嫁给了一个中国新移民,出身白人家庭让她在中西两种文化都能觉得自在。
比起许多成长在海外的移民子女,这些跨国收养的小孩面临自我认同的压力更大,他们比移民子女更加孤立,在一些地区,他们可能是方圆百里中唯一的亚裔,缺乏认识中华文化或学习中文的管道,很多人是到了大城市或大学接触较多的亚裔文化或社团才重新建立自我认同。个中辛酸与努力,都是精彩的成长故事。
国际收养的背景复杂,每个收养家庭和收养儿童的故事不同,不宜一概而论的看待,更不宜用民族主义作为唯一标准去看待跨国收养。1993年就有「跨国收养方面保护儿童及合作公约」或称「海牙收养公约」的签订,其中规定「在充分考虑了原住国内安置该儿童的可能性后,确认跨国收养符合其最佳利益」,这样的人道标准应该仍有适用的意义。
(作者为退休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