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城专栏》西方民主国家的体制焦虑

《不丹没有枪》这部电影是以2006年不丹民主化为背景。(海鹏提供)

近年来,西方一部分民主国家,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出现了民主衰退的现象,这种衰退不只是在民主评量上的倒退,在一些生活指标上也被一些非民主国家追赶,因此出现一种体制的焦虑,而急于寻找一些自我解释与安慰。

上世纪70年代起出现的「第三波民主化」席卷全球,苏联、东欧共产体制的瓦解达到这波民主化浪潮的高点,西方认定民主已是普世的选择,人类来到历史的终结。

姑且不论「民主战胜威权」这种历史裁判过度简化,将制度选择过度价值化与道德化,而忽视体制选择的现实脉络。当不同体制发展速度优于自己的体制,或在民主评等出现倒退时,西方民主国家就容易陷入自我怀疑的焦虑。

瑞典的「国际民主及选举协助研究所」(IDEA)去年公布的《2023全球民主现况报告》指出,全球有将近一半国家的民主水准正在下降,出现衰退的名单中赫见美国、英国这些老牌民主国家。根据「自由之家」的《2021年世界自由度报告》,民主连续15年走下坡,其中最大的倒退国,美国也是其一。

在2020年皮尤中心做的一份调查研究西欧和美国民众对于本国政治的看法,高达7成的美国人与法国人觉得本国政治需要大幅改革,而英国与德国稍微好些,但是也有分别5成与4成的民众不满现行政治体制。人们认为政客脱离现实,远离人民实际的需求,以及金权政治造成腐败现象。

当西方民主国家民主指标倒退、民众普遍不满政治体制时,又眼见他们所谓的非民主或民主严重倒退的国家,如中国、匈牙利、俄罗斯、土耳其等愈来愈自信,并宣传他们经济和政治模式比民主国家更有利于稳定和繁荣时,就更加惶恐不安了。

既然指标达不到,一个办法就是管理指标。近年美国出现了一个新指标叫做「柏格鲁恩治理指数」(BGI),BGI使用民主问责、国家能力和公共财这3种治理绩效作为衡量标准,归纳出4类国家。

这4类中,第1类是民主且治理表现良好的国家,如大部分的西方民主国家与日、韩等,虽然其中有的国家,尤其是美国,民主问责的表现在衰退,但是治理能力与人民生活品质仍然维持一定水准。

第2类是33个成功的专制和非自由国家,例如俄罗斯、中国和土耳其。这些国家在民主问责方面得分较低,国家能力评级普遍处于平均左右,但他们的生活品质得分达到平均水平以上。

第3类则是治理效能低下的国家,如南非、菲律宾。尽管民主表现和国家能力尚可,但无法提供人民较好的生活品质。

最后则是陷入困境的国家,例如柬埔寨、埃及。这些国家在所有3个方面的治理表现都普遍较差。

BGI呈现治理的重要性,但仍不脱西方中心。研究结果承认非民主国家的表现,但是质疑这种成就的可持续性,另方面也是在自我安慰,表示美国民主虽然衰退,可是治理成绩还是在前段般。此外,这种评比忽视政治经济发展的复杂性,从依赖理论的角度看,许多国家的落后或挣扎于政治体制的稳定仍深受大国或前殖民主的左右。

美国作为近代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从建国之初就在标榜其体制的特殊性与优越性,这种标榜有时就成了价值输出和制度竞争。但政治体制的选择原本就是特定条件下的历史产物,而所谓先进民主国家在面临复杂的全球冲击时,其治理能力也受到考验。所以美国政治学者法兰西斯‧福山自己也承认创造一个民主国家,而且是现代、公正、廉洁的国家的确十分困难,而先进民主国家的政治也存在衰败的可能性。

《不丹没有枪》这部电影是以2006年不丹民主化为背景,在这部喜剧中有不少关于政治目的、民主意义的桥段,或许能化解不少西方民主国家的我执与焦虑。(作者为退休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