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外交成地缘政治角力核心 一度领先大陆的国家曝光

有鉴于全球疫苗分配处于严重不均的状态,此一外交工具产生重大影响力;其中,中国大陆俄国印度皆为疫苗外交大国,而印度在南方国家推动的速度更一度领先大陆。(图/路透社)

据《外交政策文摘》8日报导,随着新冠肺炎大流行、全球各国急于采购疫苗为国民接种,让疫苗外交成为地缘政治中的重要元素。不论是中国大陆、俄国还是印度,纷纷展开疫苗外交。文章认为,有鉴于全球疫苗分配处于严重不均的状态,此一外交工具将产生重大影响力;其中,中国大陆、俄国与印度皆为疫苗外交大国,而印度在南方国家推动的速度更一度领先大陆。

文中指出,中国大陆正积极利用新冠肺炎疫苗来扩张软实力。根据《纽约时报》新冠肺炎全球追踪报告,中国大陆的国药兴科疫苗已拨交给55个国家使用。此外,中国大陆外交部近日宣布北京将捐赠疫苗给69个国家、出售疫苗给28个国家接种,累计大陆已输送1.14亿剂至海外地区。除了带来更多的地缘政治力量,北京也希望捐赠与销售能让其获得巨大经济利益

文中认为,虽然共享疫苗为北京带来无限机会,但北京需求远大于供应量恐为疫苗外交带来严峻挑战。目前中国大陆正全力实现6月前为40%的国内民众施打疫苗,而兴科与国药疫苗的日产能仅500万剂。如果北京无法加快生产的脚步,则其他拥有更高生产效率的疫苗制造商,将在发展中国家与大陆激烈角力疫苗市场。

尽管供应可能有限,但文章认为北京依旧能自疫苗外交中获益。透过出口疫苗,北京成功扭转非洲与中东对其「输出疫情」的指控,而成为解决问题的国家。甚至在大流行之初、北京输出疫苗之前,习近平就已定调未来大陆疫苗将成为全球公共财。

同样地,俄国也透过自己研发的疫苗「卫星-V(Sputnik V)」,试图扩张地缘政治利益。由于临床实验期非常短,卫星疫苗在2020年8月时遭到高度质疑;不过,随后期刊《刺胳针》的同侪审查证实其功效高达91%。目前俄国已向亚洲、拉丁美洲的50多个国家,提供12亿剂疫苗。但是,与北京相同,外界质疑克里姆林宫生产量是否能满足高需求量。不论如何,卫星疫苗为俄国在拉丁美洲开创一条道路以建立更多关系。

不让俄国与中国大陆专美于前,欧盟2020年4月宣布,将输出逾500万剂辉瑞疫苗给巴尔干的非欧盟国家。这是因为欧洲发现,疫苗让北京、俄国与巴尔干国家的往来次数明显增加,进而让欧盟也加入区域地缘政治领导力竞赛

除俄国与中国大陆,印度也积极投入疫苗外交,并提供疫苗给95个国家。由于储存成本较其他疫苗来得低,印度疫苗对许多发展中国家非常有吸引力,逾3,300剂疫苗送往较贫穷的国家。甚至,印度在南方国家的疫苗外交,成果更胜北京。截至2021年3月,数据显示印度的疫苗外交更快更有效率

不过,能否维持疫苗外交的成果,以及满足国内大量人口接种需求,成为印度的阿基里斯腱。2021年3月,印度为满足国内疫苗接种需求,宣布暂停疫苗的大量出口。4月下旬,该国确诊人数达401,993例,创下全球新冠肺炎单日确诊纪录。疫情严峻加上疫苗短缺,印度完全停止疫苗出口。

报导引述当地人士观点,指出印度实际确诊与死亡人数超过官方报告数字;雪上加霜的是,华盛顿大学的模型预测,该国死亡人数恐持续上升,直到5月中为止。每天死亡人数恐达1.3万,甚至更多。因此,可预见的数周内印度难以维持其疫苗外交的成果。

尽管前数挑战让印度疫苗出口被迫喊卡,但印度仍将其疫苗外交定调慈善疫苗,是疫苗友谊的一部分。对许多国家来说,印度的协助非常重要,来自印度的疫苗已协助孟加拉缅甸尼泊尔与斯里兰卡,提前执行国家疫苗接种计划。

此外,印度也是COVAX的重要赞助者。2020年,印度血清研究所与COVAX签署协议,为全球92个国家/地区生产18亿剂新冠疫苗。这也意味着如今印度暂停出口疫苗,COVAX与部分双边疫苗交易陷入危机之中,而这将重挫低发展国家。

另一个让人意外的疫苗外交国家,则是塞尔维亚。借由俄国与中国大陆提供的疫苗,塞尔维亚不只是全球人均接种率前几名国家,更吸引上千万的人前往该地接种。尽管接种疫苗者对塞尔维亚的行动表达感谢,却也沮丧于需要倚靠贝尔格勒而非布鲁塞尔,才能接种疫苗。

报导分析,疫苗外交不仅受到关注,更成为许多国家的外交议程的一部分;比如大陆的「健康丝绸之路」,将医疗用品与一带一路连结。过去数十年来,俄国与北京都寻求扩大在南方国家的影响力,而疫情大流行正加速此一过程。

正由于低度发展国家能取得的疫苗数量有限,导致疫苗真空的现象出现;莫斯科与北京更将疫苗当作「奖励忠实友人或确保对其政治支持」的工具。例如,俄国在提供玻利维亚疫苗后不久,两国开始磋商让俄国获取矿产与核项目。

文章总结,虽然疫苗外交对低度发展国家有利,但产生的地缘政治紧张与分歧情势,证明有必要寻求更好的长期解决方案让全球范围的人都能接受疫苗。现有疫苗外交的作法,不但带来分歧、更损害低收入国家。因为,该国很可能因为大流行压力,急需疫苗而被迫同意不利的谈判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