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代幼童发展迟缓比例激增 医推6招改善语言障碍

近年受疫情影响,人们减少外出、戴口罩,幼童在家没有其他的玩伴及学习对象,导致学习互动减少,语言治疗师观察到,1-3岁不愿开口的孩子人数明显增加。(新竹国泰医院提供/王惠慧新竹传真)

近年受疫情影响,人们减少出门,幼童在家没有其他的玩伴及学习对象,就算到公园玩,遇到其他小朋友,人人把口罩戴牢,导致学习互动减少,有语言治疗师观察到,1-3岁不愿开口的孩子人数明显增加,建议家长注意孩子的沟通及表达能力,若有语言发展迟缓的迹象,可至复健科进行语言评估,把握黄金治疗时机。

新竹国泰医院复健科语言治疗师洪薏婷指出,1名2岁3个月的幼童乐乐,家中没有兄弟姊妹,平时只跟阿嬷相处,没有其他玩伴,加上近年疫情减少出门,乐乐除了在家看电视外,就是玩玩具,妈妈观察到乐乐能听懂指令,但就是不愿开口,也不愿意叫爸妈。

由于乐乐妈妈实在担心烦恼,于是预约「语言能力评估」。经过完整的评估后,乐乐开始进行语言治疗的课程,每次的上课由妈妈陪同一起,治疗师会示范一项促进语言的技巧,请妈妈在家中持续与乐乐保持同样的方式互动,隔周上课时,分享讨论执行困难之处。在语言治疗的引导下,乐乐能发出不同声音,最终也成功开口说出爸爸。

洪薏婷指出,近年因为疫情,1到3岁不愿开口的孩子人数明显增加,主要因防疫关系大幅减少外出机会,在家没有其他的玩伴及学习对象,就算到公园玩、遇到其他小朋友,人人也都是口罩戴牢,少有机会学习互动。

她说,然而0到3岁是孩子大脑发展及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但在2019年底后出生的孩子们,因疫情生活有了巨大改变,尤其戴口罩时,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及口型,影响对情绪的判读,也减少了理解沟通的线索,且戴口罩时的不适感,也会降低孩子开口的意愿。

此外,当孩子戴上口罩时,家长较难观察到孩子的口型及表情的细微变化,较无法给孩子及时的口语回馈。洪薏婷也分享6大原则,增加面对面互动、透过感官探索认识世界、保持孩子安全感及情绪稳定、养成亲子共读的习惯、建立社交互动的自信,以及减少使用3C。

洪薏婷说,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家长更多的陪伴及关注,在家中可经由一起玩装扮性游戏、亲子共读等方式,来提升孩子的沟通及表达能力,随着防疫规定陆续放宽,可带孩子去到人少的公园及户外走走,增加生活探索及拓展语言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