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求职图鉴:从焦虑走向理性,"骑驴找马"心态者多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而在2020届高校毕业生还没从“最难就业季”中缓过神来时,2021届高校毕业生已加入求职大军。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到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根据今年9月底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2020届共有874万大学生毕业,截至9月1日,今年政策性岗位已吸纳280多万毕业生就业,比去年同期增加70多万。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云就业”成为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方式,其中,教育部会同有关方面直接举办专场网络招聘活动40场,累计提供各类岗位540多万个。
日前,由全球化智库与领英中国联合发布的《高校校友观察:中国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研究与展望2020》指出,国内就业市场雇佣率已于4月底、5月初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就业形势有所好转,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10月28日,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压力较前期有所减轻。9月份,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的调查失业率较上月下降了2.4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稳步推进。
而将目光投向个体后,澎湃新闻在采访中发现,面对毕业求职,各个学历层次的高校毕业生都一定程度上有焦虑情绪,但大部分毕业生都在求职中趋于理性,对职业选择与岗位、薪资期待都比较贴合自身情况。受专业、市场以及个人规划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有部分高校应届生选择毕业转行、跨行就业;也有不少人为缓解就业带来的心理压力,以“骑驴找马”的心态选择了先就业再择业。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销售。”今年毕业于河南某二本院校机械类专业的本科生王馨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中谈及自己的求职心得时,如此调侃道。
王馨告诉澎湃新闻,受疫情影响,毕业前她仅返校了一周时间,期间有过一场线下招聘会,但到场的企业不多。“可能由于疫情,再加上我们学校只是普通本科吧。”她说。
在毕业求职大潮的裹挟下,王馨开启了在线海投简历的模式,中间还去南京参加过面试,到杭州看过机会。但想到消费较高,且自己在这些城市没什么朋友,她最终还是回到了河南,将求职地点锁定在了郑州。
“找工作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用人单位招聘信息中标的薪资待遇、甚至工作岗位都和实际不符,打着招文员幌子招销售的比比皆是。”王馨还表示,她参加过面试的多数私企不给新员工不交社保,加班没加班费,甚至不签劳动合同。
最终,今年7月份,王馨选择去了一家教育培训公司上班。她说,由于机械类专业的女生找专业对口的工作不太容易,她毕业前就想清楚要转行了,而她的大学舍友们除去考研“上岸”的,其他都或打算继续考研,或转行当老师了。
值得注意的是,多名应届本科毕业生、大专应届生都向澎湃新闻提到,今年求职过程中发现,招销售的岗位很多,找专业对口的工作机会要碰运气。天津一名二本院校毕业生自我调侃,“普通二本毕业生是不是只能去做销售?”
在社交平台上,近期也有不少自称2020届应届生的网友反映,“联系我的全是做销售、主播、带货类的;应届生找工作,好像除了销售就是销售,再不就是带销售性质的客服。难道销售是2020届‘双非’应届毕业生唯一的路?”
事实上,这可能反映出了今年人才需求的一个新特点。《高校校友观察:中国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研究与展望2020》提到,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下,市场上部分岗位需求有所上升,而由于疫情中社交隔离政策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转变,网络购物需求增加,社交电商得到快速发展。
不久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在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采访时提到,今年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受到了较大影响。谈及短期性解决办法时,他说,旅游专业的学生形象、气质、口才都不错,可以更多地去做直播带货。“阿里巴巴公司和我们提出迫切的需求,他们的销售大厦现在需要直播带货的人。”吴爱华补充道。
上述研究报告中还指出,在线学习模式的广泛应用以及社会相对稳定的需求,使教育与法律行业在疫情期间受到疫情的影响较小,雇佣能力在疫情期间几乎没有变化。而这一点也可解释为何不少毕业生,包括他们身边的同学选择当老师了,或去教育培训机构就业了。
被打乱的计划与重新抉择
澎湃新闻在调查采访中发现,“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特别是研究生,整体上的求职境遇比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要好。但疫情也打乱了不少硕、博毕业生计划,影响了他们的抉择。
毕业于广东某“双一流”高校的孙潇潇,原本计划今年本科毕业后去国外读研。春季时她就拿到了欧洲一所高校的offer,但面对国外疫情的形势严峻,她的家人不希望她出国。
“我自己那段时间很纠结,一方面不甘放弃到手的机会,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适应不了疫情下的异国他乡生活。”孙潇潇说,最终她还是放弃了出国读研的机会。
“事后,我听说有些拿到国外大学offer的学生可以先在国外大学的中国分校或与中国有合作交换项目的高校就读,但那跟我预想中的出国留学差别太大了。”孙潇潇表示,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断了读研之路后,她开始着手找工作。“经历了一些波折,9月终于应聘上了一家我还比较满意的文化传播公司。工作有点忙,压力也有点大,但比较充实,我觉得自己还是幸运的。”她说。
有些人则被动地失去了出国深造的机会。
今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毕业的侯涛刚,原计划是先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几年博士后,再回国就业。但因疫情及其学校背景等因素影响,他没能办下留学签证。
4月份,他临时决定在国内找工作就业。
“开始我还考虑过要不要去企业,但后来又自己否决了。我还是比较喜欢高校的环境,能够做自己喜欢的科研。”侯涛刚说,比较了手中的几个机会后,他最终选择了入职北京交通大学。
对于侯涛刚这类情况,北航一位教授向澎湃新闻表示,并不少见。“今年我本来也要送一名博士生去麻省理工学院接受联合培养的,但因签证没下来,学生在北航答辩毕业了。”这位教授说,他的这名博士生后来选择了去北京化工大学从教。
同时,该教授还指出,由于大环境及大家心态都在变,很多人不再一味追求出国,而是选择在国内发展。
事实上,在疫情出现之前,出国留学生群体已倾向学成回国就业,人才回流趋势已十分明显。《高校校友观察:中国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研究与展望2020》指出,基于国内十所“双一流”建设重点高校数据的研究显示,2014-2018年间,这十所高校的毕业生中首次就业在中国的比例在逐年增长,且2018年的增长尤为明显,从73.5%增加到83.0%。
上述报告建议,从国家政策层面抓住中国经济发展及疫情下留学人才“回流”的机遇,通过建立长效人才引进机制吸引更多海外中国人才回国就业创业。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平衡
和往年一样,对于大多数高校毕业生而言,真正难的不是找工作机会本身,而是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王馨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并不太满意,在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四川大学本科毕业生张明悦经历过几个月的选择与等待后,将于近期到一家事业单位入职。她的大部分同学则在今年七八月就开始上班了。她说,其中有些人是抱着有份工作先做着的态度就上岗了,但同时仍在寻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
降维求职的不只是2020届毕业生,已经投身于秋招中的2021应届毕业生一方面拓宽了求职思路,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对岗位和薪资的期望值。
今年9月,清华大学2021届硕士生李鸣计划还是找一份大型国企、央企的文职类工作。但近期他的想法有了一些变化,将教师岗也纳入到了自己求职考虑范围。
李鸣说,身边的同学中个别人有offer了,比例大概是十个人中比较优秀的那两个,他自己目前手中尚无offer,有些焦虑。
10月下旬,李鸣还去参加了深圳一所中学的招聘面试,目标是成为一名中学政治老师。他坦言,曾经他觉得“当老师没出息”,但现在他认为当老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工作稳定,有假期,年薪30万元的工资水平也比较可观。
最初,他计划是留在北京或者回老家工作,但现在他觉得去深圳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西北某“双一流”高校能源与动力专业硕士生杨虹认为,大量企业秋招时间推迟,加重了应届生的焦虑感;传统工科学生就业范围窄,而女生在就业期间更容易被拒绝,硕士毕业时的择业范围比本科毕业时更小了。
不过,作为2021届硕士毕业生,杨虹及她周围的同学目前已有不少人手里都有offer了。“就是offer的层次和待遇都很一般,只能算保底,所以大量同学还在观望。”杨虹说。
杨虹发现,今年计划参加选调生、教师、辅导员等招考的人比往年要多。她分析,原因在于当前从企业拿到更高待遇的就业选择变少了,原本被认为薪资较低的公务员、国企之类成为了毕业生就业中的较优选择。
“我现在给自己定的求职标准,是到手年薪不低于12万元。”杨虹表示,这是她本科毕业时能达到的工资标准。她理想的工资水平是税前年薪20万元左右。
不过,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在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的采访中指出,今年有约80%的岗位的薪酬与去年持平或略有下降,月薪1万元以上的岗位比例较少,相当多的岗位都需要毕业生理性地去认识和对待。
而谈及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吴爱华表示,总体上看,形势依然严峻,做好就业工作需要更好地梳理大学生就业的新空间,包括行业和企业的新空间。
他认为,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有相当多的行业非常活跃,比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且这些领域的人才价格很高,就业工作部门应把更多精力用在拓展新的用人单位上面。
另外,他认为,有些区域的整体就业情况偏紧,但也有相当多区域的人才需求很旺盛,特别是经济活跃区域。再者,现在还有相当多的新的技能领域没有足够多的人才,如无人机驾驶员、家政服务等,这些是技能的新空间。他表示,就业工作部门需拓展更多新的空间,积极提供就业服务,让毕业生能够尽早就业、顺利毕业。
(王馨、孙潇潇、张明悦、李鸣、杨虹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