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丨赵一曼:不让须眉 女儿自有豪杰气
不让须眉 女儿自有豪杰气
陈曦 曾涛
【英模档案】
赵一曼
原名李坤泰,学名李淑宁,又名李一超,1905年10月25日生于宜宾县一个地主家庭。
赵一曼
在家乡求学时期接受“五四”进步思想,2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在黄埔军校、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8年,赵一曼从莫斯科中山大学回国,先后在宜昌、上海、江西等地从事地下工作。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往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她曾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政治委员等职务,领导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组织农民建立抗日自卫队开展游击战争。
1935年秋,赵一曼在与日军作战中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严酷审讯,但身负重伤的赵一曼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英勇就义于黑龙江省珠河县(今尚志市)。
4月,春意盎然。白花镇,宜宾市,川南丘陵。从一曼村伯阳嘴拾阶而上,山坡上盛开着油菜花。身边的村干部遥指前方,“这里便是赵一曼的故居。”
此时,黑龙江省哈尔滨下辖的尚志市,冰雪尚未融化。因为抗日女英雄赵一曼,两个远隔千山万水之地有了千丝万缕的关联。
赵一曼,本名李坤泰,四川宜宾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从莫斯科中山大学回国,先后在宜昌、上海、江西等地从事地下工作,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被中国共产党派往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6年8月2日英勇就义于黑龙江省珠河县(今尚志市)。
人生到处知何似。从西南蜀地到白山黑水,3000多公里路,31个年头。寻访英雄当年足迹,记者试图通过亲人的回忆,乡友的叙情,去还原一个真实的赵一曼,追寻一段如泣如诉的英雄往事。
寻迹:白花镇上的刚烈女
川南宜宾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城,金沙江和岷江在此合流汇入长江。
话剧《赵一曼》第四幕,场景从日军突审赵一曼的马料房切换到了四川宜宾县白花镇:阳光穿过竹林照在大地,一个小女孩拿着木剑,从竹林间跳跃而出。
漫山翠竹,凌霜傲雨。这里是赵一曼成长之地。
赵一曼在白花镇人人皆知。柴刀砍断裹脚布、藿麻撵走媒婆,这样的故事传诵至今。赵一曼的父亲李鸿绪曾说她“端女儿乃刚烈之女也。”
不太敢想象那个封建礼教根深蒂固的年代,距离蜀地宜宾县城尚有一二百里地的闭塞山村,走出了这样一个无论思想还是言行都敢于突破的女孩子。
十多年前,赵一曼的儿时玩伴赵宝廷老人回忆起往昔,说有两件事让他印象深刻。一件是一群男娃在田里捕鱼,雨后田间水大,他们起哄,问敢不敢下来,一起捉鱼。他们原以为家境优越的赵一曼不敢下水,没想到她扑通一声跳进水里,从这件小事上看出,赵一曼很勇敢、很随和。
第二件是赵一曼很大方很亲切,不会因为那时家里富裕就看不起别人。那个年代炒胡豆作为零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赵一曼经常从家里拿炒胡豆和小伙伴分享,还和小伙伴一起在自家后院种下桢楠树。
还原:电影唤回了“端女儿”
1951年,电影《赵一曼》公映,这部新中国最早拍摄的电影之一,风靡全国,民族的苦难和不屈令观者为之落泪。然而观众在感动之余,对“赵一曼”的真实身份无从知晓。
当时,谁也不知道她是哪里人,真实姓名叫什么,她在哪里成长的。她的丈夫陈达邦在寻找她,她的二姐李坤杰和大哥李席儒在寻找她。她在东北抗日的战友更急切地四处打听她的家乡,她的身世。
剧作家于敏在写《赵一曼》的剧本时连赵一曼的照片也没见过。不得已寻求“第三手材料”——来自抗联女战士、后来担任过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的李敏。她向于敏忆述抗联战士怎样行军,怎样宿营,怎样在山里染布缝军衣,怎样在冰天雪地中找食物、吃乌拉草皮,这构成了于敏笔下赵一曼的战斗场景。
直到电影上映数年后,赵一曼的真实经历和身份才逐渐被还原。
原来幼时的玩伴,那个分豆子给大家的“富家女”,那个敢打架,敢上山下河的“端女儿”就是人人敬仰的女中豪杰、民族英雄赵一曼。当村民把“端女儿”和赵一曼对上号的时候,心里止不住地惋惜。
新中国成立后,赵一曼故居分给了4户贫农。几经更迭,直到2012年住户全部迁出,所有人都十分注意保护这里。这也是对赵一曼,对英雄的尊重。
白花镇人大办主任李文华说,赵一曼故居是2000年开始保护起来,打造成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那一年开始,各地慕名而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赵一曼他们那个时候只能靠两条腿,走到宜宾要3天2夜,上世纪90年代才有了直接通往赵一曼故居的村道公路。”把路修好,也是对外来瞻仰她的人提供便利,让更多的人来瞻仰英雄。
在故居后方,有一株高耸入云的桢楠树,90多年前赵一曼亲手所植。如今这株树高已有30余米,最粗直径达50厘米。根系遒劲有力,牢牢抓握在山岩之上;树干粗大挺拔,笔直伸向天空;树叶青翠欲滴,一如烈士的精神代代传承,历久弥新。
每年清明,赵一曼的孙女陈红都和家人一起到四川宜宾翠屏山赵一曼雕塑前祭扫。
纪念馆的人说,因为陈红和奶奶赵一曼很像,矗立在翠屏山的赵一曼塑像,就是以她为原型塑成的。
赵一曼和儿子陈掖贤的合影及陈掖贤手抄的母亲遗书。新华社记者;曾涛摄
1958年,陈红出生于北京,之后来到四川与姨奶奶一起生活。赵一曼这个名字对于年幼的陈红来说还很陌生。直到第一次去赵一曼纪念馆时才把这个名字和“奶奶”联系起来。
在纪念馆里,革命、牺牲、鲜血最后凝结成墙上的铅字,后人读着,敬仰、崇敬的情感多一些,但对于陈红来说,这又意味着什么?
“纪念馆刚建成时,姨奶奶带着我去,说纪念馆里的英雄是我奶奶,我还懵懵懂懂的,觉得和自己联系不上。”陈红说,高大的英雄形象和“奶奶”相比,还是少了一些亲切感。
“到了高中入团仪式的时候去纪念馆,身边的同学都会羡慕地说,那是你奶奶啊。”陈红说,那时更多的可能是一种自豪吧。
关于奶奶的一些记忆,都是从身边的亲人、长辈处拼凑而来。这些碎片化的故事慢慢在陈红脑海里形成一个完整的奶奶赵一曼。
不像其他小孩的童年,听着安徒生童话,陈红的童年里都是奶奶的故事。从奶奶的童年,到奶奶如何走上革命道路。“听说奶奶小时候爱打抱不平,经常打架,很淘气。13岁那一年用藿麻赶走媒婆,我就偷偷跑去找藿麻,发现碰到身上真是又疼又痒。”陈红回忆。
尽管未曾谋面,但赵一曼毫无疑问是对陈红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小时候陈红爱哭。一哭,最常听的就是,“你要学你奶奶一样坚强。”
于是,这就成了一种惯性,遇到什么事,就想起奶奶,觉得要像她一样坚强。“无论下岗、生病,都是抱着积极的心态,告诉自己要坚强。”
离恨:为了革命抛下幼子
作为一名地方党史工作者,胡登元从1982年开始研究赵一曼。为了最真实地还原赵一曼的事迹,不放过任何一点线索,但凡有点蛛丝马迹,就开始去找,奔波于全国各地。
最早开始写赵一曼生平的是工人日报的一名记者何家栋。胡登元和另一名地方党史工作者田若川找到那名记者的文章,根据他所写的线索,开始继续深挖。
在北京找资料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赵一曼在黄埔军校的同学谭乐华,从她那儿,胡登元和田若川了解了很多关于赵一曼的细节。
赵一曼曾受组织派遣去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由于她有肺病,严重时还吐血。“去莫斯科这么寒冷的地方身体根本吃不消。”谭乐华告诉他们说。
从莫斯科中山大学回国后,赵一曼带着孩子从事地下工作。颠沛流离的生活,险象环生的经历,让赵一曼不得不考虑儿子的安置问题。自己的工作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任何一个母亲也不愿这种危险降临到孩子身上。
孩子和革命,赵一曼只能选择一个。
在返回上海途中,她险些狠下心来把孩子丢进江里。据谭乐华回忆,当她打开舱门时,一股冷风袭来,孩子冻得直往母亲怀里钻。赵一曼突然心软,狠不下心来就这样抛弃孩子。
于是,她抱着儿子来到上海,拍了一张合影,然后,把儿子送到了丈夫陈达邦的堂兄家里,由他们代为抚养。
骨肉分离时,儿子才一岁零三个月,从此,生死两茫茫。
20年后,儿子陈掖贤才知道自己母亲就是抗日英雄赵一曼。没有机会体会的母爱,只能伴着刺在手臂上的“赵一曼”三个字陪伴终生。
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山的赵一曼纪念馆。新华社记者 曾涛
遗愁:牵挂儿子临刑留书
2005年,陈红跟着电视台拍摄赵一曼的纪录片。沿着奶奶的足迹,从宜宾、重庆、武汉、宜昌、上海再到东北,走了3个月。“这一趟行程让我对奶奶的理解和亲近感加深了一个层次。”
“第一次去沈阳的时候,茫茫大雪,睫毛都结了冰。我就在想,奶奶有肺病,却坚持在天寒地冻中革命。”陈红说,当时革命的环境是多么艰难,被日本人抓到的时候,大腿中弹,棉裤上又是血又是冰,但直到牺牲她都没有一丝怯懦,受刑前还要来纸笔写下遗书。
陈红说,因为自己也结婚有了孩子,更能从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角度去理解她。从奶奶留给父亲的遗书中,陈红读出了一个母亲在牺牲那一刻,心里对孩子的挂念。
这封160多字的短信,是赵一曼在行刑前写给陈红的父亲陈掖贤的。“父亲第一次见到奶奶写给他的遗书,是在1954年东北烈士纪念馆里。他看完大哭一场,手抄一份留作纪念。回家后,父亲用钢针蘸着蓝墨水在自己手臂上刺下 赵一曼 三个字,也刻在了心里。”
多年过去,父亲又把这封遗书交给陈红。时间摧枯拉朽般让纸张泛黄变脆,可当时的笔迹依然清晰,字里行间力透纸背的是母爱。
“从小,父亲和长辈都在给我灌输一些奶奶的品质,现在生怕做错什么事影响奶奶的形象。”陈红说,“奶奶在东北参加抗日战争牺牲,东北人民特别敬重奶奶,尚志市曾希望我搬去定居,房子、单位都安排好了,但我拒绝了。”
因为父亲的教诲一直响彻耳边:“不要以烈士后代自居,要过平民百姓的生活,不要给组织上添任何麻烦。以后自己的事自己办,不要给国家添麻烦。”
陈红算了一下,2015年的时候,一共坐了40多趟飞机,都是为了宣传奶奶的事迹。
告慰:抗日英雄未被遗忘
一个母亲,离别爱人,扔下襁褓中的小儿,现在看来可能难以理解,但放到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下,那种超越平凡人情感的牺牲显得弥足珍贵。
“我们研究赵一曼,就是为了让大众了解英雄,传承英雄精神。”地方党史研究者倪良端说,赵一曼这样的抗日英雄为了中国革命牺牲,应该被世人记住。
2005年,一个参加过二战的欧洲老兵,在一次聚会聊天时得知陈红是赵一曼孙女时,立即向她竖起了大拇指。相比之下,还有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赵一曼是谁,不知道她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所幸这些年对赵一曼的宣传越来越重视。家乡的纪念馆得到修缮,各地组织纪念活动。馆长陈怀忠说,现在越来越多人来瞻仰赵一曼故居,推着轮椅的老人、聋哑学校的学生、幼儿园小孩,还有日本老兵专程到赵一曼雕像前鞠躬谢罪。“我在这里工作了30多年,心感甚慰。”
“我们不应该忘记过去,忘记历史。我们的英雄,都应该被大家了解,这方面的教育应该要加强。”陈红说,自己现在退休了,有时间去做更多的宣传,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让更多的青少年接受红色传统文化熏陶,革命传统教育不能丢。
伯阳嘴有十棵桢楠,历经百年风雨。树高且直,像英雄的脊梁。如今在树荫下,后人坐着喝茶乘凉。赵一曼纪念馆外有一座茶馆,前来瞻仰赵一曼的老百姓在此休憩。“现世安好,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陈怀忠说。
【红色记忆】
被俘后,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
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
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
6月30日,赵一曼在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更加严酷的刑讯,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
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的火车,她知道日军要将她枪毙了,此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见习编辑:丁鹏
(原标题:英雄丨赵一曼:不让须眉 女儿自有豪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