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粤港澳PK国际级湾区 一张表看懂
记者蔡浩祥/综合报导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宣布港珠澳大桥开通,宣告由习亲自拍板的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级发展战略正式升级,北京的港澳政策,也就此突出了新的内容。不过,若要媲美国际级湾区,关键还是在于如何有效整合复杂的制度问题和关税区的运作。
首先,粤港澳大湾区确实有得天独厚优势,广东正是大陆对外贸易主要省分,华为、腾讯等科技龙头在深圳落户;另一方面,香港金融管制宽松,人才精通英语,法治观念根深蒂固,是亚洲地区的金融中心。
澳门则以旅游产业为主,又是全球最大博弈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的串连,可见北京不仅有经济上的期许,还希望能打造舒适生活圈,加大内地与港澳的深度合作。
但,粤港澳大湾区下辖两种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三个独立关税区,如何有效整合,无疑是一大难题。
英国《金融时报》点出,香港的「独特性」将是北京当局最艰巨的挑战,这涉及大湾区内的两种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整合,否则难以改善资金与资讯流。
然而,粤港澳大湾区内11城市分属不同的关税区,让粤港澳三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无法高效互联互通,是否统一关税,迄今尚无定论。
影/港珠澳大桥通车首日实测 香港到珠海96分钟比预估多近一倍
影/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ETtoday记者实测「一小时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