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梓翔/电视辩论,我们没学到的事

▲2016 总统大选辩论。(图/翻摄自youtube/三立电视提供)

文/游梓

台湾的选举结束了,美国则正进入两党党内初选的最激烈阶段上周四晚间,民主党的两位候选人举行了第六场电视辩论共和党六位候选人则在两天后举行了第九场电视辩论。整个选举过程民主党预计要辩论八场,而共和党则总共要辩十二场。

是的,你没看错,总共二十场电视辩论。

这二十场辩论都由重要电视台分别举办,包括美国三大电视网及其旗下有线频道公共电视、CNN,主要电视新闻频道都没缺席。辩论的时段全放在东岸时间晚间八点到九点之间的最黄金时段,主办单位也都将辩论视为重大盛事强力宣传。对两党而言,这是宣传政策和候选人的极佳管道,对民主而言,这让选民可借由辩论了解候选人政策差异,扩大了参与。

台湾的选举辩论方式相当程度仿效自美国,从1994年台北市长辩论开始,我因为个人学术专长,也以研究、评论幕僚顾问身分一路伴随台湾的电视辩论走了二十多年,但看了美国本届大选迄今的电视辩论,我必须说,台湾在这方面还是落后了很大一截。

我们至少可以从美国的电视辩论中学到以下四件事:1. 台湾各政党的党内初选往往都在「一致对外」的压力下,对电视辩论多所保留,常常连一场辩论都办不出来,何况二十场?浪费宣传机会事小,无法让选民广泛关注参与则是民主的重大损失。而美国的大选电视辩论早已制度化,台湾则还停留在必须靠候选人谈判决定的阶段,本届选举辩论还差一点难产

▲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参选人希拉蕊与桑德斯,首次的一对一辩论。(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2. 台湾的电视辩论非常冗长,动辄两三个小时,而且很少放在晚间黄金时段,于是很少观众真的能从头到尾看完。很多事后民调问的是「你有没有看辩论」,数字都已相当有限,如果是问「你是否全程收看」,恐怕更加惨不忍睹。美国的辩论除了放在黄金时段,时间也都控制在90到100分钟之间,大幅提高了选民收看的兴趣意愿

3. 台湾的电视辩论的发言时间太长,每位候选人自说自话短则5、6分钟,长则8或10分钟,方便了候选人准备,却也让观赏者昏昏欲睡,以周六晚间的共和党辩论为例,不设申论,每位候选人依序回答问题,每人限时一分钟,即使是问答时段结束后的结辩,每人也是一分钟。在这样的规则下,候选人更需要学会说话精简扼要,而透过问题引导,即使回答只有一分钟,还是得对重大与突发问题表态,维持了辩论的深度

4. 台湾电视辩论给予主持人和规则的弹性太低,经常是各言尔志,很少交叉论辩。美国的电视辩论则尽力促进交锋,大部分辩论都规定当某位候选人在发言中提及其他候选人时,当事人可以有立刻辩驳的机会。以周六共和党辩论为例,规则规定任何被候选人发言提及的另一位候选人可以在随后补充三十秒。于是辩论经常在关键议题上火光四射。但此种弹性必须建立在对主持人专业高度信任上,台湾今日的政治环境很难看见这样的信任。

当然美国的选举和电视辩论并非毫无缺点,候选人过度简化问题、说话不符事实、对对手人身攻击仍所在所有,但美国电视辩论的参与和主办者从头到尾是把「让观众想看」,扩大民主参与放在心里,这和台湾电视辩论往往成为一场严肃选举仪式的感觉完全不同。辩论如果只是选民中的「好学生」才想修的选修课,就丧失了它的意义,它必须成为所有选民都必修的通识课。

二十多年了,看来台湾的电视辩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掌握即时讯息免费下载新闻云APP iOS:https://goo.gl/qXZojaAndroid:https://goo.gl/MRNy3P

●作者游梓翔,现任世新大学口语传播学系专任教授。本文不代表公司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