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蔡英文能完成重新执政最后一哩路?

文/林琮盛

六年前,她让民进党起死回生,经过两年沉淀,现在的蔡英文不一样了。如今她重掌民进党,要重整旗鼓,完成重新执政的最后一哩路。但这条路谈何容易?

5月28日下午4点,民进党中央8楼,30坪的会议室涌入了100多位党内外贵宾和媒体记者。那天下午,民进党中执会开得特别晚,超过原订4点的民进党主席交接典礼,仍不见主持会议的当时党主席苏贞昌现身。

久候多时,在场的党籍立委李应元开玩笑地拉起「准」党主席蔡英文的手,笑称要把她拉到会议室后方,唱歌给媒体听。蔡英文未显露怯懦的神情,反而面露笑容,准备站起来跟李应元走。同样的事情若发生在六年前,「典型民进党人」的蔡英文可能会拱手作揖,礼貌拒绝。

10多分钟后的交接典礼上,卸下重担的苏贞昌笑容满溢、神色轻盈。他大展笑脸,自开玩笑说:「知道在转弯处要慢一点……有些事,慢慢来,比较快,」留下无限想像的伏笔。五分钟后,换蔡英文登场。一贯清汤挂面造型的蔡英文,身着铁灰色西装外套,神情严肃念着讲稿,肩头的重担溢于言表。

六年前接下党魁的蔡英文,首要目标是让民进党「起死回生」;六年后,蔡英文首要任务要让民进党「重整旗鼓」,完成重新执政的最后一哩路。但和六年前相同的是,是否接手党魁这个烫手山芋,蔡英文均陷入挣扎和思索。

她的自我定位接任党魁 不需要被保护

2008年3月总统大选,民进党第一次执政以「跌停板」做收,整个党陷入「最寒冷的冬天」。当时,熟识蔡英文的亲绿学者姚人多和一票社运人士,三顾茅庐劝进蔡英文接下党主席;甚至早在2007年,就有人鼓励她,向总统大位迈进。

对于各界此起彼落的劝进声,蔡英文当时的反应十分「非典型政治人」。她在自传《洋葱炒蛋到小英便当》自曝心境说:「当时没什么太大的感觉,只觉得他们讲的话,好像和我没什么关系。」直到前中研院院长李远哲亲自出马,发挥临门一脚的功力,让蔡英文正式担下第一份政治色彩极浓的党主席工作。

但和2008年最大不同的是,今年不少绿营重量级人士和大老却纷纷「劝阻」,别淌党魁这个「浑水」。一来,避免让其太早身陷政治砲火;二来,也为了「保护」蔡英文,使她维持政治高度,迎战2016年总统大选。

「蔡英文的想法真的很单纯,」身兼民进党中常委的台北市议员吴思瑶指出,她真心认为,民进党若不好,2016年大选,任谁出马都没机会;小英自己跳下去掌握党机器,就是要提升党的战力。这让蔡英文决定「勇于承担」,正面迎接挑战。3月中,当她宣布参选党主席时,曾说了一句「我不需要被保护」,就是讲给亟欲「保护」她的人士听。

有政治观察家因而分析,这是蔡英文从「非典型政治人」,正式迈向「典型政治人」的重要一步。2012年总统大选失败后,二年多来的沉潜,让她更清楚认知自己,已非纯然的学者型社会意见领袖」。

她勤跑基层每周下乡两天 深入人群

过去二年,担任小英教育基金会董事长的蔡英文,努力学习当一位「典型政治人」。民进党政治文化里,在地方打出天下的枭雄,才够格称为「天王」。但蔡英文却是党内「A咖」中的特例:她是唯一没有地方执政经验的领导人。这让她与基层的关系,仿佛隔了一层纱。

「蔡英文还不完全是民进党人,」民进党前立委洪奇昌比喻,蔡英文并非传统政治场域培育出的人物,和基层民众互动时,与阿扁谢长廷那种「易装熟」的表现截然不同。亲民党秘书长刘文雄也认为,蔡英文若要更务实,就得走入基层,倾听老百姓的声音。

为了弥补和基层互动的不足,过去两年来,每周三和周四,蔡英文都会安排两天下乡行程,以鸭子划水的姿态,勤跑基层。「小英的足迹已遍及各县市,」一位蔡英文幕僚表示,她从繁荣海岸城市到偏远部落;从校园到宗庙;从客家村到原民部落。每次下乡,每天跑的行程就二、三个。以政治人物「跑摊」标准来衡量,数量不算多。因为蔡英文要的是深入。

民进党政策会首席副执行长黄重谚说,蔡英文的行程主要聚焦在两个层次。一是,2012后的谢票行程,重点放在和「人」的连结上;二是,实际了解台湾的产业和基层社会面貌,探索发展新兴产业的可能性,例如结合社区和学校的照护产业。

也因为勤跑基层,两年来,蔡英文旋风未因总统选举败选而有一丝消退,人气反而「强强滚」。据透露,去年农历年间,来自各地宗庙邀约的活动不断,几乎塞爆行程表,一度让苏贞昌阵营颇为吃味。

她砲火猛烈不满被称空心菜 正面回击

蔡英文也开始用「直接、激励」的语言,尽可能减少模糊、被认为打高空的政治语汇。「这个任期,蔡英文的挑战十分严峻,」幕僚透露,民进党在公民团体和国民党夹杀下,小英认知,对政策、议题立场和表态方式,必须要更明确、快速。

在今年7月立法院召开临时会前4天,蔡英文即号召党内举行「共识会」。致词时,她就以「激烈的战斗」,形容此次临时会的重要性,隔天被各家媒体做为斗大标题。针对国民党攻讦,蔡英文也采取更积极的回击。「她最痛恨国民党说她是『空心菜』和『暴力小英』,」一位幕僚说道。

5月底,蔡英文前往贡寮和乡亲包粽子,欢庆端午节。被问及国民党批评她是「空心菜」时,蔡英文脸色一沉,强力回批:「这是一个非常恶质的文宣,我们固然有不同的立场,你不能把不同的立场就视为是一种『不存在的立场』或『全然否定的立场』」,她的回击力道已运用「典型」一面。

除了和国民党「空中交火」外,蔡英文也学会和党内派系大老一样,培养「子弟兵」。2008年5月,甫接掌党魁初期,蔡英文惊觉手上竟无可用的兵马。为此,她还「亏」了当初劝进她选党魁的友人:「你们怎么没有售后服务?」六年后,集结在蔡英文周围的「小英兵团」,不可同日而语。

她提拔青年让七年级生接下党务重任

六年前,刚接任党魁的时候,蔡英文的可用兵将屈指可数,只能够屈就于传统派系的游戏规则,聘用「派系代理人」担任党部主管;六年后,一批蔡英文钦定的「素知青」(政治素人、知识分子、青年)却纷纷接下了党务重担。

两年来,透过小英文教基金会的操兵,蔡英文训练出一批具有论述能力,或曾经操过总统大选,或实际参与社会运动的兵将,如负责组织的副秘书长洪耀福、参加社运的青年部主任傅伟哲、掌管政策论述的黄重谚等。这些人都成为了「蔡英文2.0」的生力军。

还有参与三月学运的28岁黄曼婷担任青年部副主任、出身小英基金会的27岁的吴沛忆接任台湾民主学院副主任、30岁的律师黄帝颖担纲党部发言人、参与三月学运的前「基进侧翼青年政团」成员陈子瑜则接下社运部副主任。

这些从未参与过政治的年轻人,均拥有多次社运或学运经验;另有更多不到30岁的「七年级生」纷纷进驻党部,不禁令人联想民进党执政前,那个充满年轻活力的民进党中央。

更有趣地,许多由蔡英文带入党部的年轻党工都曾是「作家」。一位小英基金会幕僚开玩笑说,包含蔡英文本人,至少有10位「想想论坛」作者,进入了党部小内阁。为何要大力聘用年轻人?一位亲蔡英文的幕僚直言,当前年轻人思考模式和老一辈完全不同,已不再停留于传统的蓝绿光谱。尤其,年轻人的社交、串流、沟通模式又有别于传统。

她不玩政治突击政务亲力亲为 凡事看数据

6月6日晚上,刚接任党魁的蔡英文为独派大老陈隆志的「新世纪文教基金会募款餐会」站台。当众星拱月地站在台上时,小英义正辞严地阐述其政策理念和方向,颇有领导人的架势。一回座到主桌,坐在陈隆志旁的蔡英文顿时回到后生晚辈的谦卑。当陈隆志主动向她敬酒时,正在吃第一道菜的蔡英文一时间露出标准的「小英式羞涩」神情。在那瞬间,她又回到「非典型政治人」的小英。

「她仍维持一部分非典型的民进党人,」吴思瑶形容,处理政治议题上,蔡英文「没那么残忍,不爱烧杀掳掠的丛林法则」,反倒善于思考长期政策方向。六年前,当她首次接任党魁时,不少民进党人对她的风格还觉得「卡卡的」,颇不习惯。传统民进党人觉得的「卡」,却是「非典型政治人」蔡英文最热中的本领:坚持政策的长期思考,而非短线的政治突击。

对于公共政策的处理,一位历经两届党魁的民进党党工比较,苏贞昌多先交由幕僚或主管研议,再拍版;小英却亲力亲为,如临时会前的党内共识会,她亲自包办和政策相关的事务。前台南县县长苏焕智观察,在政策处理和议题的领先性上,蔡英文确实比苏贞昌好一些;但小英需改进的是,「要讲普罗大众听得懂的语言。」

「她很喜欢『苏格拉底辩论法』,」一位小英教育基金会幕僚透露,蔡英文习于不断追问,逼得与会者要认真回应和思考。开会时不能用传统政治人的「直觉」和她讨论议题,而要用数据、证据、民调等实证说服她。

黄重谚也附和,传统政治幕僚常惯于凭借「第六感」看待政治事务。但要说服小英,却得用真材实料证据,「完全没有唬弄的可能。」蔡英文常告诉幕僚,若一项政策若做不到,不能信口开河,乱开芭乐票。2008年4月,姚人多等人力劝蔡英文出马角逐党魁时,小英还反要求姚人多,「提出报告,分析优缺点」,学者的严谨性格,表露无遗。但在瞬息万变的政治斗争下,这风格却不利于短兵相接的肉搏战。让某些惯于「扁式斗争法」的老民进党人抱怨:「这女人真没杀气。」

她热爱阅读经常涉猎新书 买书不手软

淌了六年政治浑水的蔡英文,私下仍维持她热爱阅读的惯性。今年初,蔡英文和知名作家刘克襄在国际书展对谈。

结束后,蔡英文一行人逛了书展。突然间,一位粉丝兼出版商大力拦住她,热情推荐一套高达100册的《台湾历史大百科》。她竟爽快地买了下来。「那一套好几万元咧!」小英爱书的「阿沙力」作风,令幕僚当场傻眼。最后,幕僚以小英教育基金会的名义,把丛书捐赠给偏乡学子。

不仅如此,蔡英文经常涉猎新书,即便外国新出版书籍,从历史、国际关系、经济,无一不涉足,且都会认真读完,并推荐给周围朋友和幕僚。此外,小英基金会设立的网路评论网「想想论坛」中,若有不错的文章,也会不定期让她看。

女版马英九?民进党救星?

蔡英文如今拥有其他民进党政治人物难以匹敌的政治光环,一部分是她的「非典型」风格,带给外人清新形象;另方面也折射出,社会对马政府执政的失落。国民党立委陈学圣就比喻,当前的小英有点像2008年以前的马英九。阿扁执政后期,马英九背负着社会大众的期待:一个戴着政治光环、有想像空间的马英九,「但好不好,不知道?」

「从蔡英文身上,折射出社会对民进党或对台湾的期待,」洪奇昌也认为,蔡英文是时势造就出来的人物。但未来,横亘在眼前的挑战其实不少。7月民进党全代会将改组,若党内各大天王又回归中常会,可能会让她绑手绑脚,「某些派系不会让她那么好过,」一个党工形容。

接踵而来的考验,「不想被保护」的蔡英文,必须让民进党重获信赖,进而迈向执政最后一哩路。这千斤重担,巨大无比。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7月号;更多文章请上远见杂志官网:www.gv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