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高中三年按部就班,探索适合科系

文/陈芳毓

大学入学方式愈趋多元,高中生如何选择?

台北市中正高中校长简菲莉观察,多数高中生对自己的兴趣与适合的入学方式并不清楚,因此,高中三年可视为认识自己、准备自己的过程,每年都应达成阶段目标高三时才不会措手不及。

高一:从选组开始厘清兴趣与能力

中正高中辅导老师金瑛说,高一时,先引导学生选类组开始,厘清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大学有18个学群、1700多个科系,中正高中会陆续请各大学教授学校演讲,让学生有基本认识。

高一时,即使目标仍不明确,还是能及早准备一个袋子,把未来可能用到的奖状作品先放进去。

中正高中去年有位学生想申请设计系,从高一起,他就把自己设计送给同学卡片、帮学校画的海报、自己装饰书包全都留下来或拍照保存,最后顺利申请上实践大学服装设计系。

高二:锁定一个大学、一个科系

高二,可说是高中的关键年。不但课业变沉重了,担任社团干部的人,更要学会时间管理;还要摸索出未来目标,许多学生都不免感到挫折,因此更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来指引度过迷惘。高二上学期,金瑛会要求学生试着锁定某一类科系,研究自己的特质是否符合它的需求。

「选校系,第一看兴趣,第二看能力。要真不知道,就看自己日常生活偏爱做什么事。」金瑛说,曾有学生问她,「我不知道要读医科,还是法律。」「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念?」她反问,对方才恍然大悟,「你问了我才知道好像该想一下。我原本以为我就应该念这两个科系。」

深谈后发现,这个学生家境不好,他有助人的特质,但潜意识也想找份收入稳定的工作。问题厘清后,学生就明白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工作不是只有法官医师,于是又发展出新的选项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一路往下想,慢慢会有变动,也愈来愈清楚。」另一个学生告诉金瑛,未来想当土木工程师,「因为我喜欢叠砖块。」主动去工地实习后,才发现工程师要做的不只于此,她很慌张。但金瑛提醒她,「没关系,这透露你喜欢动手操作。」学生便继续研究,最后决定读海洋造船系

事实上,高二上学期能确定未来就读科系的学生通常只有1/4。「因为课业压力,孩子生活广度不够高,没有接触,就无法想像。」金瑛说。因此,中正高中会安排学生参访各大学,聆听系所简报,透过亲身接触增加理解,更坚定目标。

到了高二下,学生开始撰写自传,透过书写搜集高中的学习历程。「课程内、外的学习,都要扣着这个科系的需求,」金瑛会要学生思索,「哪些面向我还没接触到?」「哪些经验还要补齐?」她举例,许多申请医科的学生会在面试时说,「因为家人生病,所以我要读医。」这种说法缺乏深刻的个人感受,说服力不足。所以一旦确定方向,就要利用剩下的一年,朝着科系需求深化个人经验。

高三:研究简章,确定入学方式

高三一开始,最重要的就是研究入学简章,确定要采用哪一种入学方式,并且排定序位。「如果想以繁星入学,但没上怎么办?有人直接冲指考,也有人一落榜就拚申请。」金瑛强调,确定顺序,就能排定接下来每个时间点该做的事。

无论用哪一种入学管道,自传和读书计划一定要在上学期写好,最晚也要在学测后的寒假完成,否则一定来不及。更重要的是,繁星是三种入学管道中最先确定你是否被录取的方式。但繁星的分数波动大,如果要走这条路,千万不要为了及早从升学压力中解脱而低就,「不要低就到个人申请都能上的学校,最后心里一定会过不去。」

金瑛提醒,申请校系时要谨记12字箴言:「目标校系,梦想学校,不要低就。」这样才会开开心心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繁星推荐、个人申请与指考,你适合哪一种?繁星推荐适合对象:喜欢读书,高中三年成绩稳定、名列前茅各科成绩一样好,没有弱项对未来就读科系目标明确

个人申请适合对象:对未来就读科系目标明确高中三年持续累积与申请校系相关的作品、竞赛成绩或社团经验遇大考易紧张失常,各科成绩落差大

指考适合对象:抗压性高、耐力强擅长考试,不擅长面试对未来就读科系目标不明确没有作品或不想准备申请资料单科能力超强,各科成绩落差大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2015大学入学指南;更多文章请上远见杂志官网:www.gvm.com.tw】【立即购买远见杂志2015大学入学指南:http://store.gvm.com.tw/magazine_information_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