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张忠谋:未来十年,请不用担心台积电!

文╱陈育晟

10月2日下午,86岁的台积董事长张忠谋无预警宣布将于明年退休,各界惊讶,但隔天积电股价依然亮眼,一度达新台币223元,平历史新高。

72小时后,《远见》采访团队来到张忠谋位于竹科晶圆十二A厂的办公室。这里戒备一向森严,不仅手机不能带入,就连在大厅等待时,想上洗手间,也得把私人物品寄放柜台后刷卡进入。

或许是已完成接班传承的布局,这天张忠谋看起来比往常放松许多,脸上不时绽放笑容,好气色与身穿的粉红色衬衫相互辉映。

即便已是午后时分,张忠谋办公桌后方的荧幕仍不停跳动着台股个股数据。

这应该恰如这位半导体教父此时的心态:一代宗师,纵有再多不舍,最终仍需回归自我与家庭,江湖风云虽免不了波澜,但宗师却洞悉时局,早为后辈布好棋局,仿佛苏轼《念奴娇》所述:「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985年回来台湾前,张忠谋在德州仪器公司服务,已是统领全球半导体业务的副总裁。为创办台积电,当时54岁的他,放下身段,带着一群出身工研院的工程师,四处筹措资金,却到处碰壁,只有飞利浦愿意投资

力抗美日 创晶代工新局

那时,正是美国日本半导体晶圆整合大厂叱咤风云的年代。但各大厂从晶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一手全包

台积电选择没人试过的专业晶圆代工模式,让更多上游IC设计公司得以与台积电先进制程合作,和美、日半导体巨人一较长短。

事后证明,张忠谋赌对了。1980年代中后期,美国矽谷出现辉达(Nvidia)、高通(Qualcomm)等有IC设计能力,却苦无资金兴建晶圆厂的新创公司,因为没有包袱,自然愿意尝试台积电的晶圆代工合作模式。后来证明,这些IC设计公司也一起成功了。

之后,晶圆代工模式,吸引了个人电脑绘图晶片、行动电话业者争相与台积电合作。

1980年代在半导体产业领域「喊水会结冻」的日本,也因转弯速度太慢,在这股晶圆代工风潮中加速瓦解。

随着晶圆代工崛起,各大厂纷纷投入,就连台湾半导体推手之一的联电,也在1995年宣布放弃经营自有品牌,改以纯晶圆代工抢市,并开启后来张忠谋、曹兴诚晶圆双雄的对决。

晶圆双雄曾经并驾齐驱,1995年,台积电净利达台币150.8亿元,联电则是134.41亿元,后来却因两家公司策略不同而愈行愈远。

台积电30年来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专注晶圆代工,一直在先进制程上保持领先。但联电又往上游投资,衍生出九家IC设计公司,俨然已是遍地开花的联家军,反而在晶圆代工领域,追不上台积电。

如今,台积电的对手,早已不是当年的联电,而是「大联盟」等级的IBM、英特尔(Intel)与三星(Samsung)。

今年3月,台积电市值冲上5.13兆元,正式超越半导体龙头英特尔的5.07兆元,台积电已不只是台湾第一,更是世界第一。

带领台积电保持先进制程领先的张忠谋,往前方看,已无敌人,但他该如何让两位接班人—董事长刘德音、总裁魏哲家维持领先优势,又该如何让台积电在两岸半导体竞合关系中稳健经营、避免人才流失。以下是他接受《远见》专访的精采摘要:

谈产业〉半导体每年仍成长4~5%

《远见》问(以下简称问):台积电今年欢庆30周年,举办论坛主题是「半导体,下一个十年」,你认为全球半导体产业未来十年发展重点为何?

张忠谋答(以下简称答):半导体的快速成长期已经过了,从1952年到2000年,长达48年的时间,每年平均复合成长率16%,那是很高的数字。

2000年以后,大概剩4%~5%,未来10年,我认为也会是4%~5%,因为半导体业有75%是逻辑产品,25%是记忆体

逻辑过去跟记忆体同步成长,都以4%~5%成长。今年很特别,因为记忆体缺货价钱涨得很厉害,涨到50%~60%,所以(记忆体)25%的部分,其实量跟去年差不多,没有成长多少,因为缺货,所以价钱涨了,整个半导体也因记忆体成长特别快,今年半导体整体成长会10几个百分点。但逻辑部分,也就是跟我们有关的部分,还是成长5%。

以后十年,我认为整个半导体成长还是会在每年4%~5%,这个比世界的GDP成长要快,世界GDP成长才3%。有它的原因存在,因为半导体已变成必需品,每个人身上都戴了很多半导体。

好的半导体公司,它的成长也会比整个半导体产业成长要快。所以我在两年前就说,台积电未来五年,每年成长5%~10%,两年已经过了,最近这两年我们的成长的确是接近10%。

我觉得未来几年,至少未来三年会是5%~10%。再以后,我们还没有预测,假如我现在要预测,2020年以后,台积电还是会有5%~10%成长。

问:台积电是台湾半导体指标企业,半导体对台湾的GDP贡献很大,你对台湾半导体有期许与忧虑?

答:半导体在Foundry(晶圆代工)方面,已经有台积电了,只要我们谨慎做,可以长远维持在世界Foundry的领导地位,现在市占率大概50%多,我们可以维持这样的地位。

另外两块,一是设计方面,台湾有许多设计公司,联发科最大,它最近二至三年有点挫折,但我相信它会再起来。设计方面,以联发科为例,我想台湾还是满有希望的。

另外一块就是封装测试,像日月光、矽品也相当稳健,在世界有领导地位,两家合并起来,有领导地位,这也没有什么可以担虑的。

谈西进〉两岸半导体竞赛非零和游戏

问:台积电已到大陆投资,竹科也有不少人才转赴大陆工作,你对两岸半导体竞合关系的看法?

答:台积电有个特别文化:善待员工待遇好,给员工有挑战性的工作。每家公司都应该做这件事,人只要做喜欢的工作,待遇又不错,通常都不会走。

台积电这方面做得很成功,虽然在2002年时流失一群人,为此还打好几年官司,后来官司也打赢了之后,就没有流失人才。

问:会不会担心几年后,两岸半导体彼长我消?

答:台湾跟大陆半导体绝对不是零和游戏,全球半导体也还在扩张,如同我刚刚讲的,半导体成长比世界GDP更快,我想大陆会提升他们在半导体的地位,也就是他们的市占率会提高,但这并不表示我们会消。

过去几十年,你可以看到日本消很多,欧洲也消很多。最先是美国发展半导体,50、60年代初期几乎是独霸,60年代欧洲起来,是美国半导体公司到欧洲投资所造成。例如当时我任职的德州仪器也去投资。

70年代,日本也起来了,就变成日本、美国、欧洲三强鼎立。80年代,韩国三星是1983年做记忆体DRAM,同时80年代也是日本半导体最强的时候,尤其是记忆体上面。

从50年代到80年代,美国一直在decline(衰退),但它保留最精华、最需要创新的部分。欧洲、日本比较重于制造,例如记忆体,记忆体良率好不好很重要,不过像micro processor(微处理器),美国就保留住了。

两岸半导体消长的问题,就像全球半导体的发展过程一样。其实美国一直在消,但它还能保留精华的部分。例如设计的部分,与联发科竞争的公司都很厉害,都发展得还不错。你说中国跟台积电,我觉得这不是零和游戏。

问:假设以后台湾的半导体产量、产值变小,是否可以学习美国,朝「创新」的发展方向走?

答:我觉得可以啊,我觉得可能啊,可以朝这个方向走。

谈人才〉要改善教育 防人才流失

问:假如政府也能像台积电一样培育人才,是否对台湾的人才流失有帮助?

答:这倒是不太可能,换来换去,政党的问题嘛。但企业可以做得到留住人才,其实外界用不着为台积电担心。人才问题是五缺中的一缺,跟教育有关,不是企业界所能解决,政府要解决,这是很基本的问题。

问:针对台湾人才流失,你有何建言?

答:我有好几个母校,我都跟他们保持相当密切的联系,美国的情形又跟台湾不同,制度完全不同。

前任清大校长刘炯朗告诉我MIT(麻省理工学院)的预算是每个学生100块钱香港科技大学也是100块钱,清华大学也是100块钱,可是MIT是美元,香港是港币,清华是台币。

他跟我讲这番话,大概距今20年了,MIT每个学生的预算,还是比清、交多至少十几倍。

问:能否用简单几句话,诠释经营台积电30年来的心得?

答:1987年~1997头十年,台积电主要的成就是奠定美国市场。当时,台湾开公司大概都只看国内市场,但我一开始就知道美国市场很重要,当然我们也没有忽视台湾市场,头十年奠定美国跟台湾市场。

第二个十年,我们奠定PC(个人电脑)跟graphics(电脑绘图)的市场。最近的十年,也是第三个十年,我们奠定了mobile(行动电话)的市场,这是台积电30年的三部曲。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11月号;更多文章请上远见杂志官网:https://goo.gl/5S7h4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