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1.4亿「长寿桥」直桥盖成曲桥 邱镜淳:设计2266最失败
▲新竹县「无名桥」改名「长寿桥」。(图/翻摄新竹县政府官网)
横跨新竹县关西镇凤山溪的无名桥,60多年来一直是坪林、南和等里通往镇公所的要道,自从7年前莫拉克风灾掏空部分桥墩,导致通车危险性大增,县政府于是编列1亿4千万进行整修,终于在17日举行完工通车典礼,并且将「无名桥」改名「长寿桥」,不过县长邱镜淳在出席典礼时却痛批,桥的设计失当根本「2266」,将对失职人员记过处分。
无名桥建于民国1963年,是一座长约96公尺、宽约5公尺的桥梁,多年来由于宽度不足、会车困难,造成当地交通堵塞民众用路不便,在民国98年的莫拉台风摧残后更出现掏空现象,因此县府决定改建,在104年10月26日开始动工。完工之后,县府邀请关西镇民一起为「无名桥」改名,获得共识后改称「长寿桥」,同时邀请地方上3对钻石婚代表,共同见证「长寿桥」的历久弥新。
这座老桥不仅有了新的名字,更新建成为总长210公尺、宽8米的钢箱型桥梁,符合最新颁布的桥梁耐震设计规范与河川法规,更让当地交通获得大幅改善。通车典礼县长邱镜淳和工务处长罗昌杰、综发处长陈冠义、立委林为洲的夫人郭庆珠等人也都出席,县议会副议长陈见贤特助徐瑜新、镇籍县议员刘良彬、严永秋和代表会主席刘德梁等6位镇代、12位里长等多人,也都到场为新桥的兴建完工庆祝。
▲新竹县「长寿桥」的启用落成典礼。(图/翻摄新竹县政府官网)
不过县长邱镜淳在致词时,却突然砲轰这座桥「工程规格看起来很派头,实际上却是2266」。他指责桥的设计失当,应该把旧桥直接拓宽就好,如金花了大钱,让县府原本编列工程费,从7千万增加为1亿4千万元,还把桥下农地切割得乱七八糟,让农民快要没有路可以耕作,现在虽然勉强能让小型农机行走,但经费花得这么多,老百姓却没有得到好处,相关失职人员都要列入考评,不能记功还要记过处分!他也表示,未来将不再投资关西镇。
邱镜淳的言论让在座的众人个个脸色凝重,场面一度相当尴尬,不过砲轰致词过后,邱县长依旧和大家上香替新桥祈福。县长表示,长寿桥的顺利完工值得欣慰,但在兴建前「历经曲折」,地方民众对设计、征地的许多意见,让他对今后的公共工程建设有更新的认知,一定要汇整更多乡亲的意见,经过最大多数人同意后再审慎进行,否则就无法造就让大家完全满意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