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精选》200万人受偏头痛苦!5方向诊断偏头痛、3招避免发作

「偏头痛」是「疾病」而非症状,病人可能双侧或单侧头痛,可能博动性疼痛或抽痛,伴随恶心、呕吐、怕光、怕吵。疼痛指数高达7至9分,甚或超过满分10分!偏头痛长达数十年,最怕变慢性偏头痛,医师提醒:注意非典型的偏头痛,想减少偏头痛发作,最好做好3件事……(图/ shutterstock)

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现于医院候诊间。高龄82岁的杨奶奶为了治疗偏头痛,已固定看诊30、40年的时间,除了治疗的神经科药物,因头痛影响作息与心情,有时甚至需要使用身心科相关药物辅助缓解……

30多岁的陈小姐偏头痛再次剧烈发作,强烈的疼痛与不适让她连番呕吐、体液大幅流失,进而造成脱水。为了缓解,她试着吃止痛药,然而药物还来不及吸收,就哗一声地吐了出来,这次连续痛了超过72小时还无法缓解……

40岁的李先生头痛欲裂前往急诊求助,看诊时主述有些发烧,测量后发现是37.2度,医疗人员担心是脑膜炎,立即安排住院,到了病房也紧急做了腰椎穿刺,连番确认后才发现真正的肇因是偏头痛……

症状因人而异 颈部以上疼痛都可能肇因于偏头痛

上述情况都是医师临床观察到的偏头痛表现。卫福部基隆医院副院长暨台湾头痛学会理事长陈韦达医师表示,台湾目前约有200万人深受偏头痛之苦,约占总人口9.1%。

以性别区分,女男比为3:1,意即偏头痛的族群以女性居多,特别是年轻至中年女性为大宗。主因是20至45岁期间,生理期会让女性荷尔蒙产生周期性的波动,在高低起伏间易诱发偏头痛。

此外,45至55岁,因生理系统准备迎接停经期,同样会让体内荷尔蒙变化,也是偏头痛发作的另一类高峰。男性也在青壮年阶段好发,因此阶段压力起伏较大,同样易造成偏头痛问题。

陈韦达提醒,偏头痛带来的疼痛可能出现在颈部以上的任何位置。偏头痛的原因是大脑感觉过度敏感化,连带让周遭的神经、血管都受到牵连,才造成症状因人而异,疼痛时甚至是皱眉、绑头发、戴眼镜、轻微碰触等细致动作都会带来痛感。

典型的偏头痛部位是太阳穴(可能单侧或双侧疼痛)、后脑杓,发生在头部任一处较容易被民众理解是偏头痛,但若整个头都在痛,或感觉痛感来自眼睛、鼻子,则常让人误以为头部有肿瘤,或是青光眼、鼻窦炎等问题而延误治疗或看错科别,因此对于颈部以上、非典型部位的疼痛仍应留心,可能是偏头痛造成的问题。

目前医学已可明确诊疗与给药,看诊并非只开立止痛药。医师呼吁1.即早就医、2.规律治疗,3.日常做好头痛纪录与管理,就能和偏头痛和平相处。

偏头痛须符合5个诊断标准

「如何分辨偏头痛或其他问题?」奇美医学中心神经内科顾问医师暨台湾头痛学会监事林高章指出,民众可记住「54321」这个诊断标准。

◆5:病人在就医前有发生5次以上的头痛。

◆4&3:头痛的时间至少4小时,或长达72小时(3天)。

◆2:疼痛指数不痛为0分,最痛为10分,以下4种症状需符合2项:

①偏头痛程度应达到中至重度(7至10分)的状态。

②头部单侧疼痛。

③头部博动性疼痛(觉得反复抽痛不适)。

④运动会加剧症状。

◆1:以下2种症状符合1项:

①恶心或呕吐。

②怕光或(及)怕吵。

若头痛情况符合以上5项条件,且无其他可能病变,即可认定是偏头痛疾病。

注意慢性偏头痛4指标

林高章医师补充,①若偏头痛已持续3个月,②每月疼痛天数超过15天,③其中8天是搏动性头痛(不需连续计算,但须符合诊断标准的痛感),④头痛发作当天会痛4小时以上,就代表偏头痛已进入慢性化。

慢性偏头痛虽较难完全根治,也可能发展成如三高疾病等存在一辈子的病症,然而目前的医疗已发展出可供病人与疾病共存的方案和准备。

包括早期使用的乙型阻断剂、抗癫痫药物(投药剂量与治疗癫痫所需的剂量相差甚远,是作为神经稳定剂的角色)、抗忧郁药物预防发作之外,若达到慢性偏头痛标准的病人,且在使用包含topiramate(妥泰、妥偏停)的三种以上药物治疗后仍无法控制疼痛,可以申请健保使用单株抗体-CGRP抑制剂(calcitonin-gene related peptide,抑钙素基因相关肽、肉毒杆菌等注射,但须附上头痛日记。

使用CGRP抑制剂的病人约有2成可完全缓解,其余5至7成改善可达50~70%;但仍需每月注射1次。而肉毒杆菌需要在头部的前中后共注射31部位,每3个月注射1次,临床实证效果相当。

虽然有些病人因打针痛感而排斥此项治疗,但若能完成,药物生效后偏头痛也会逐步改善。另外国外已经发展迷走神经刺激仪器,作为偏头痛非药物治疗策略,不过此疗法目前在台湾尚未核准使用。

出现2个头痛警讯可就医 头痛日记、「123口诀」别忘记

若民众想要有更简易的偏头痛就医准则,陈韦达医师建议,①若头痛影响工作或生活;②头痛会带来恶心感;③头痛时会畏光,这三项标准符合任两项,就很可能是偏头痛,应尽早就医。

台湾头痛学会目前有制作《头痛日记》档案放在学会官方网站供民众使用(上网搜寻「头痛日记」即可找到)。若就医前能着手记录自己的症状与生活细节,借由记录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症状、位置;女性生理期的时间点;已用过的止痛药种类与效果;日常饮食与发作的关系;做过哪些检查与结果等资讯,越详尽的纪录将能为医师诊断带来极大帮助。

同时,台湾头痛学会也发布「123口诀」,吁请国人:

◆每周头痛超过「1」次应看神经内科(也就是每月头痛4天(含)以上应就医)。

◆止痛药每周吃超过「2」天,代表一个月吃了超过8天药物,有迈向慢性偏头痛的疑虑,不得不慎。

◆运动、纾压、服用预防性药物,为预防偏头痛的重要「3」招。

每周3次有氧运动,可预防偏头痛发作?

运动可增强抗压性,并透过自律神经的调控稳定来改善偏头痛,目前已有不少研究探讨有氧运动在偏头痛之预防角色。

运动种类建议选择自己体能适合的太极拳、游泳、跳舞、走路、慢跑、骑单车等皆可。提醒民众,运动计划可列于日记中,以增强规律进行的动力,建议每周至少3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不要想到才偶一为之。

台湾头痛学会亦强烈推荐有氧运动为偏头痛有效预防方式,甚至可以强化预防性药物治疗的效果。

本文作者:林稚雯

(本文摘自《大家健康杂志》第403期)

《大家健康杂志》第4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