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精选》打开双耳 听见那些酷声音
近年来,同志相关议题在Podcast上众声喧哗,邀请人们打开双耳,聆听酷儿的生活点滴。(图/marchmeena29)
近年声音经济当道,各种Podcast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以多元内容为人们带来丰富新知,也陪伴人们度过独处时光 。在此之际,也有许多酷儿团体开设Podcast节目,透过《同志家庭podcast》节目主持人朱家瑢、邹宗翰分享,让我们听见酷儿团体如何透过无远弗届的声音媒介,分享酷儿的生活点滴 ,不仅成为支持同道中人的无形力量,也让更多人听见这些「酷」声音!
聆听百花齐放的酷声音
说起Podcast上同志议题的众声喧哗,朱家瑢表示,由于近年来社会越来越开放,人们期待在媒体上述说自己的故事、听见多元的声音;另一方面,科技发展降低了录制Podcast节目的资金及技术门槛,即便没有租用录音室,也能透过软体录制节目。也因此,许多想分享同志生活、倡议相关议题的人士与倡议团体纷纷投入Podcast领域,让同志相关节目百花齐放。
朱家瑢与邹宗翰举例,「台湾同志咨询热线协会」亲密关系小组便开设《女同志周记》畅谈女同志的生命故事,也常分享「女同志交友软体该怎么玩」等有趣议题;老同小组则推出《同志人生十八招》,并以「熟拉聊天会」、「彩虹养老院」等系列,分享年长同志的生老病死;部落客「润滑液男孩」的《润男的Room》分享电影里的同志情欲系谱等同志性事;由多名作者组成的共笔部落格「Queerology」则透过录制《Queerology》,深入讨论如美国「罗诉韦德案」遭推翻等国内外性别议题;「彩虹平权大平台」的《欸来姐跟你说》分享国内外的同志生命经验或时事议题;广播暨Podcast节目《甲板日志》题材多元,从同志教育史到同志文学史,综合性地分享各种酷儿相关故事。
邹宗翰(左)与朱家瑢(右)主持《同志家庭podcast》,邀请来宾分享同志生养议题及同志家庭的生活故事。(图/台湾同志家庭权益促进会)
保障隐私地述说个人故事
在这样的声音风潮下,致力争取同志成家权益、推广同志家庭社会能见度的「台湾同志家庭权益促进会」则在2021年推出《同志家庭podcast》,每集邀请同志家长亲「声」分享自己如何与原生家庭沟通、辛苦却有趣的子女教养心得等。「促进会人手有限,过往举办实体活动时,往往只能在北、中、南都会区举行,但透过录制Podcast节目,我们可以将同志家庭的故事分享到世界各地,让大家随时、随地收听。」朱家瑢分享道。
她也表示,邀请同志家庭说出自己的故事,可以从听众的回响中,知道自己的分享能引起他人共鸣,进而对自己的选择更有信心,同时也能让其他想成家或已成家的同志获得陪伴。此外,Podcast节目「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特性,也让不愿样貌曝光的受访者更能卸下心防。「2019年立法院通过同婚专法后,许多媒体都想要采访同志家庭,但可能基于隐私,或担心身分曝光会带来困扰与压力,因此即便已向亲友出柜,也未必愿意接受媒体采访,单纯透过声音表达,可以更放心地述说自己的生命故事。」
听见台湾的多元与人情
而在来宾分享生命故事之余,朱家瑢与邹宗翰也会在Podcast节目中分享台湾同志家庭权益促进会的一对一电话咨询服务,让听众在聆听其他人的生命故事之余,也能了解相关咨询资源该如何取得。同时团队也会配合节目中分享的同志生养议题举办实体聚会,让育有子女的同志传承生养经验,也让想要有小孩的同志们认识彼此、交流心得,透过线上、线下的串联,让更多酷儿族群找到彼此,也让更多人了解同志家庭的模样。
台北作为同志友善之都,线上、线下都有丰富的同志议题相关活动,也为同志Podcast节目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图/台湾同志家庭权益促进会)
另一方面,朱家瑢也认为,酷儿Podcast节目不只让酷儿族群获得陪伴与抒发、让更多人认识同志,更借由网路的无远弗届,让外国人听见台湾社会的多元与人情。「国外有许多LGBTQ+族群因为生活的城市风气较封闭,必须离开家乡才能真实地做自己,我相信对这些同志而言,听到台湾酷儿节目分享全台各地都有同志自在地表达自己、结婚、生养小孩,会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另外,因为台湾社会相当注重家庭关系,对于个人主义昂扬的国家而言,他们或许也较难想像,为何台湾酷儿节目经常讨论同志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邹宗翰进一步观察到,目前台湾酷儿Podcast节目中,男同志间常见有关性事的讨论,女同志则多聚焦于「爱」与「家庭」类的分享。「这可能是因为过往父权社会对于女性谈性的限制,至今仍然影响着同志社群,我们也期待未来有更多酷儿Podcast节目跳脱刻板印象,邀请更多女同志谈性、更多男同志谈爱。」而随着时间发展,朱家瑢、邹宗翰也期待这些「酷声音」能持续发声,以声音为媒介,记录并分享酷儿生活里的酸甜苦辣,伴随台湾同志一同成长。
同志生活大小事、情感与人际关系,以及同志生养等话题,都是同志Podcast的热门话题。(图/flukyfluky)
本文作者:郭慧
(本文摘自《台北画刊10月号657期》)
《台北画刊10月号6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