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1》真的不是《星球大战:前线》换皮?

战地1》是我今年玩过的最真实的一款游戏了。这款新作给我感觉是非常不错的,画面足够震撼,游戏机制也很新颖。但是当我玩这款游戏玩得越多,我就越发觉哪里有些不对劲。《战地1》的问题已经超出了我的估计范围,于是我决定还是谈谈这件事吧。

虽然这部作品背景放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而很多内容却和前不久我才玩过的另一部作品有些相似。这两款相似作品的开发商是同一家公司——DICE,和《战地1》相似的作品正是之前的《星球大战前线》。起初我只是有些怀疑,毕竟这两款作品是同一家公司的产品,相似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是么?但是这两款作品的相似点已经不仅限于某些游戏概念和游戏机制了。很多方面就像是直接复制粘贴过来的,对于这款游戏而言,这就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了。

如果要我说的话,我一定会会说《星球大战:前线》玩起来感觉很顺畅啊。无论是哪一部《战地》前作,我们总会觉得和这一作有些不同。做些什么事都有些慢,就好像整部游戏都有点喝高了一样。我并不是抱怨什么,而是这款游戏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这样的。玩家们说得最多的也是《战地1》这款游戏好像少了点什么,感觉DICE更多的是还是从《星球大战》里汲取了不少东西,而缺乏《战地》系列本身的一些特征。有些玩家认为顺畅的游戏体验良性改进,然而这却让这款作品离这个系列越走越远了,这可能是DICE为了节省时间经费采用了《前线》的模板而没有制作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独特内容。

然而这两款游戏的相似点已经不仅仅是游戏体验上了。这部作品相对于前作而言缺乏进步,尤其是在武器装备缺乏这一点上。像是达斯·维达和汉·索洛这样的英雄单位火焰兵以及坦克猎手的出现方式是一样的,其他单位也是如此。AT-AT和AT-ST的出场和齐柏林飞艇、装甲列车以及无畏级战舰的出现方式是相似的,只在个别地图上才会有一些明显的区别。想要自由地操控飞机就更加容易了,感觉就像是《星球大战:前线》的飞行载具一样,而在前作中我们可能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如何驾驶喷气式飞机或是直升机

就连菜单和游戏内使用的字体也像是直接照搬过来的。DICE真的在认真做游戏吗?我有个从来没有玩过任何电视游戏的朋友都能看出来这两款游戏有多么相似了,当我们玩游戏的时候他只是在一旁围观而已啊。《战地1》使用的字体也缺乏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时代的特征。DICE能够做出这样一款画面震撼的游戏真的非常不错,即使是在游戏主机上也是如此,而且还没有微交易内容!但是我觉得他们既然是用《星球大战:前线》来换皮也会有足够的时间来在技术方面进行改进了,不是么?也许如果《再生核心》的开发人员只是照搬《异度之刃》的话,这款游戏是不是也该缺乏技术调整呢?就游戏表现技术上而言,爆炸场景可以说是有些退步了。当飞艇从天空中坠落,砸到地上,为什么没有留下任何残骸而是凭空消失了呢?在前作《战地4》中就已经登场的Levolution技术呢?虽然这可能是个没什么用的噱头但是总归还是有点用处的。DICE为什么不惜淡化《战地》系列的核心机制也要从《星球大战:前线》汲取内容呢?

事实上,就算是从《前线》拿了这么多东西,我还是很好奇为什么《战地1》还是缺了点什么。这款作品最近也更新了不少内容,但是我还是觉得它的定价有些高了。玩家们批判《守望先锋》,说这款作品的游戏内容过少,根本不值60美元(主机平台版本《守望先锋》售价60美元)。我知道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会放弃《守望先锋》这款游戏,我能够长久地享受这款游戏带来的不同游戏体验,这样的投资对于我而言就是值得的。但是在现在《前线2》已经的公布的情况下我就更不想在《战地1》上浪费时间了。《战地1》很有可能会因为这个问题流失不少玩家。

其实我很害怕最近公布的《前线2》会走上《使命召唤》的老路,成为一款换汤不换药的《战地1》,这些游戏的续作又会像前作这样一直下去。从前作中学习和照搬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前线2》照搬了《前线1》,这还是说得通的,毕竟是这个系列的续作,但是这样的续作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但是如果《战地1》只是把《前线1》换了层皮而没有对自己本身的前作进行任何改进的话,我真的对这两个系列的未来都有些担忧。如果说这两款游戏没什么区别,只是一个先出一个后出的话,那我为什么还要在同一款游戏上浪费钱呢?DICE应该让每一款游戏拥有它的独到之处。也许换个时代这种花招现在还行得通,但是EA和DICE现在就在无视玩家们对于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批评,那么这些长得一样游戏以后又有什么意义呢?

EA和DICE也许可以用这种退步的方式来做出好游戏,但是如果整个业界都开始退步的话,那样的场景是我无法想象的。

文章来源Koal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