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不动的工资,治不了楼市的精神内耗!
暑期炎热的广州,楼市却略带凉意。
本站房产数据中心监控阳光家缘数据显示,7月广州新房共成交6486套,环比大跌40.66%;未能延续回暖势头。
一手卖得不理想,二手又谈何容易。
中原地产报告显示,7月1日-26日,广州二手中介网签量(不含自助网签,不含南沙、从化),与6月同期相比下降22.6%。
要知道,广州贝壳已挂出11.45万套二手房,巨量供应,让二手价格也难以支撑,跳水笋盘越来越常见——比如单价跌回“6字头”的牛奶厂、单价2.5万可买科学城,现在都不是梦了。
此刻的楼市,似乎陷入一种矛盾的精神内耗——大水放了,政策松绑也大体安排到位了,但政策刺激效用却在递减,成交不见起色,归根结底原因何在?
人们常说“重大问题的解决方案不可能在问题本身的维度上产生”,其实,楼市内在的各类分析已经做得足够多了,我们不妨跳出这个圈圈,找找看其他原因!
你收入涨了吗?
“别吓我了,如果工资还要再降一轮,我房贷估计要还不起了!”
说这话的,是源指导的一位90后朋友。
年过30的他,前两年成功上岸深圳体制内,拿着30个W的年薪,恰巧在深圳楼市高位时,打新成功买入了1套新房——这个堪称“小镇做题家”的成功路径,实在令人羡慕。
但是,面对当时的幸运,如今他却倒起了苦水:当地体制内降薪不是新闻,目前房贷月供大约1.6万,超过个人月收入的7成(含公积金),如今一人尚能勉强支撑,倘若薪水再降,那么离断供真就一步之遥了。
这样的例子其实并不鲜见,他原话这样说:“和我差不多年纪的同事,同样影响非常大,也非常吃力!”
相比之下,中金那位90后券商交易员,北京8万/㎡房子,一个月工资就能买一平米,自然有炫耀的资本和冲动。
其实,源指导身边不止一位朋友在吐苦水,大湾区的生意人、打工人、体制内的老师……谈到收入下降都是泪啊,更别提买房了。
恰好每年7、8月,是每年社保缴费基数、公积金缴纳基数调整窗口期,也是观察过去一年收入上涨or下跌,判断未来工资趋势的参考指标。
如果过去一年惨遭失业or降薪,那么,未来一年收入铁定要继续打折。
如果此时还能保持上涨,那么恭喜你,称得上是楼市目前优质的客户。
可以说,工资收入,才是锁住人们买房热情的第一道闸,且是最大的闸门。
放水涨价,还能去库存吗?
实际上,收入不见涨,今年放的水却在一直涨。
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258.15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分别较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2.8个百分点;对比去年12月末,新增了19.8万亿元。
按楼市的历史经验,放水刺激下,当水无处可去时,楼价触底反弹是大概率事件。
那么为什么持续放水下,除一线城市豪宅热卖外,刺激作用越来越小了?
很简单,当放水却无法流畅传递、反馈到居民收入时,楼市购买力跟不上,成交自然青黄不接。
其次,薪水可以轻松降,债务要下降却是大难题。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下降0.1个百分点,但是,62.1%的数字仍处在历史高位;更别提一众房企还苦苦挣扎在美元债等泥潭之中。
因此,当收入不同步上涨时,即便再祭出类似“涨价去库存”招数,恐怕也只是少数人才有资格参与的游戏而已。
正确的姿势?不将就!
在未来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降低预期,自然而言,大家存钱欲望更强了。
央行金融数据显示,6月末,我国住户存款规模112.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10.3万亿元,同比多增2.9万亿元。
央行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也显示,二季度选择“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3%,比上季度提升3.6个百分点。
除了增加储蓄外,对还有冲动的买房人而言,当下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怎样的呢?
简要概括为三个字:“不将就”!
首先,第一个层面,买房考虑因素很多,明确自己想要的,首要是为了改善居住品质,享受更好的配套,在当下难得的买方市场下,应该留有充裕时间货比三家、耐心挑选,不能将就糊里糊涂上了车;
第二层面,在今天经济基本面下,买房的预算还是不要太将就、太勉强!
在“房住不炒”的原则下,降低预期,放弃一夜暴富的幻想,特别是那些只有一套房的业主,纸面财富想要套现其实并不容易。
而当下的最大感受是什么?——首付可以降低,但贷款月供更高!
也就是说,以前买房可能缺的是首付,但现在欠缺的是稳定的收入和流水!
尤其是对改善性需求而言,或许他们曾享受了房地产黄金时代的红利,但并不意味着这套方法论,在今天还能复制下去。
因为他们的年龄普遍在28-30岁以上,一方面容易遭遇职场“中年危机”,另一方面,作为家庭的顶梁柱支出不小,考虑未来家庭现金流安全是“底线思维”!
所以,合理控制月供比例,房贷支出,最好不应超过一般家庭总收入的1/4、1/3,这才是安全比例。
如果超过1/2,那么正如上文案例,不仅对自己造成精神内耗,家庭抗风险能力也骤减,且会严重影响现有的生活品质。(家里有矿的,就不在讨论范围了)
可以说,买房ALL in的梭哈玩法过去了,而要想治愈楼市的精神内耗,行稳致远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