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反复 业者轰农委会

台湾太阳光电产业协会理事长、联合再生董事长洪传献于太阳光电高峰论坛痛批,营农型太阳能又被排除,政策反复让业者无奈,如今农委会态度成为能源政策成败的关键

元晶董事长廖国荣则以越南为例,越南一年太阳能装置量超过4GW、超过台湾累计装置量,能源转型之路,台湾不能输给越南。

2020年太阳光电高峰论坛登场,除了业界之外,包括被指派居中协调的行政院院长沈荣津也与会。会中业者砲声隆隆,直接点名农委会中间阶层不愿配合,成为能源转型的成败关键。

洪传献表示,太阳能电站建置的三大问题不外乎土地馈线、和环境生态,馈线已没有太大问题,台电也承诺「土地到哪里、馈线就到哪里」,环境生态也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土地。

他表示,原本行政院专案小组经济部、农委会、内政部都有共识,营农型太阳能也是推动重点之一,但农委会又再上周修法预告「申请农业用地作农业设施容许使用审查办法」第29条,将附属农业设施地面绿能限定于渔电,地面型农电条文删除,等于是营农型太阳能又被排除。

洪传献强调,目前屋顶型太阳能电站能盖的差不多都盖了,营农型太阳能电站绝对是达成能源政策的关键,农委会中间阶层不愿配合,产业经过这么多的努力,就剩下最后一哩路,如果不改变,台湾能源政策很可能会失败。

廖国荣表示,以现况来看,在屋顶上盖太阳能板,还能够装设的量相当有限,要能够大规模的开发还是要靠地面型,所以业界一直在跟农委会沟通,能够实施农电共生畜电共生,或是渔电共生。2020年经济部能源局订下年度目标安装量2.2GW,但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进度延缓,再加上日前农委会修法对太阳能产业造成冲击,今年达标率可能只有七~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