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胡全威》如何面对民主独裁

马英九执政时,民进党走上街头诉求,力阻美猪美牛开放进口。(资料照)

近日来,蔡总统突然宣布开放美国瘦肉精肉品进口的争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英国著名小说家欧威尔(George Orwell, 1903-1950)的《动物农庄》一书。

《动物农庄》中的主角是猪,这次瘦肉精的焦点猪肉。在故事中,执政者上台前后,可以说出完全相反的话,令读者吃惊,但是在故事脉落中又好像是那么地顺理成章。这次瘦肉精政策也是明摆的大转弯,执政者却又可以说出「过去禁止,今日开放」,并无矛盾的说词。再者,故事中掌权者透过训练有素的狗,遏制不同的声音,形成只有执政者的一种声音。而当前有论者认为是网军风向,形成优势的多数声音。一个具体的例证,在2012年时,当时马政府拟扩大开放美牛、美猪进口。当时全国有上百个团体上街头抗议,而如今,据媒体统计却只有两个团体表达抗议的声音。一项违背民生利益的事,一个今是昔非、自打嘴巴的政策,执政者要人民买单,人民也就默默地接受。

不过,光是指网军带风向,多数优势造成的沉默螺旋效应,使得少数声音不敢发声,默默地接受,这种说法可能过于薄弱。网军带风向也是要在风口上,如果是逆风而行,很少能够扭转乾坤的。

那么为何民众对于购买美国瘦肉精肉品,只能默默地接受?简要的说,这其实是蔡政府「联美抗中」的大格局氛围下,人民似乎只能不得不接受。面对日益危险的两岸军事冲突台湾民众越发感到不安,宁可以自身的食品安全换取美国「可能」提供的安全保障。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性倾向「部落主义」,因此很容易区分我群、他群,形成资源上亲疏远近的分配。民进党在台湾民主化的过程中,为了争取政权,打着仇中旗号,高举台湾民族主义大旗,以仇中、仇国民党的方式,诉诸人性部落主义的特性,获得选票,赢得执政。但是,过往的国民党政府采取是「反共不仇中」,这还有僵局可以突破。但是,一旦采仇中政策,仇视中共政权、仇视中国大陆的人民,诸如日前对于「小明们」入境的歧视,这是引领台湾走向与14亿人为敌的窘境,这是领导者带领台湾人民走向危险道路的错误方向。

《动物农庄》是讽刺苏联时期史达林独裁统治的小说。类比今日台湾民主政体,为何还会有些相类似之处?其实,民主也可能会出现独裁,多数也可能形成暴政。尤其是,当认同(认同的另一面就是排外,譬如仇中)成为主要诉求时,就形成一种最大的吸力。所有的政策问题,都敌不过这个仇中路线。为了仇中,食品安全可以不顾、人权争议可以忽略,形成一种单向的声音。虽然有利于执政者吸取选票,但是,这种民主独裁可能会造成更多的危险。

如何面对这种民主独裁时代?少数理性的声音必须要能坚持的发声,不能被沉默螺旋淹没。其次,民主体制本来最精彩的设计就是分权制衡,「唯有野心才能制衡野心」。国家权力机构间的相互制衡或者媒体应该认真扮演监督角色,才能避免「权力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的腐化」之恶果。(作者为世新大学口语传播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