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让政治归政治,统计归统计

行政院长江宜桦于日前听取各部会对于编制「国民幸福指数」的看法,决定自今年八月起逐年公布这项指数;在此同时,行政院主计总处最近召开国民所得统计评审会议,除公布今年经济成长率上修的好消息,也决定将现行一年八次的经济预测减为四次。

幸福指数源于去年初总统大选马总统的政见,他强调连任后不仅会注意国民生产毛额(GNP),更会重视人民的幸福,为此将编制幸福指数。经过跨部会讨论,行政院已决定参照OECD美好生活指数的11个领域、24项指标着手编制,其中11个领域包括居住条件、所得与财富、工作与收入、社会联系、教育与技能环境品质公民参与及政府治理、健康状况主观幸福感、人身安全、工作与生活平衡。行政院认为如此编制除了可与OECD国家进行国际比较之外,也能作为引导政策及自我惕励的参考。

事实上,政府在1990年代人均所得升逾一万美元后,也了解到提升国民幸福、改善生活环境的重要,彼时曾花了不少时间建立「国民生活指标体系」,以健康、环境、公共安全、经济安定、家庭生活、工作生活、学校生活、社会参与、文化休闲生活等9个领域做为衡量的基础,每领域选五、六项指标编制成指数,用以衡量国民生活品质改善的情况,与今日政府拟编的幸福指数极为相似。例如经济安定指数即择取国内生产毛额、消费者物价、五等分位所得差距失业率及平均失业周数五项综合而得。然而国民生活指标终究于2007年停编,何以停编?当年主计处表示:「长期以来每项指数到底该纳入哪些指标,各界有不同的看法,因此与其看这些有争议的指数,不如直接看各项指标反而更能了解实况。」

这确实是编制综合指数的困难所在,因为每个人对于幸福这类抽象的感受未必相同。几年前日本电影《佐贺的超级阿嬷》有这么一段对白,这位阿嬷有一天对孙子德永说:「穷人真好,现在要好好享受贫穷,以后当有钱人可忙了,要忙着旅行、上餐厅、还不能跌倒,穷人真自在。」这位阿嬷能在贫穷中享受自在,是一种境界,但也说明每个人对幸福、快乐的主观感受有不小的差异。有人泡一壸好茶就很快乐,有人闻一闻咖啡香就很幸福,但也有人非得买iPhone、非得买名牌才快乐,所谓幸福可谓人言言殊,难有一致客观的标准。

我们谈了这么多统计历史,意在说明编制幸福指数可能出现的问题。但马政府既已决定编制,即应持之以恒,绝不可在日后当幸福指数滑落时又以指标不合时宜、幸福难以衡量等理由停编,否则必将落人政治干预统计的口实,政府统计公信力又将为之重创

所有文明国家都明白政府统计独立性的重要,包括调查、编制、发布等过程皆不应受到政治力的干扰,如此政府发布的数据才能取信于民,政府也才能据以了解社会经济问题,据以采行对策。遗憾的是,上周五行政院主计总处在国民所得统计评审会议结束后,忽然宣布将一年八次的经济预测减为四次。在去年底经济预测被外界讽为「连八降」、「连九降」之际,忽有此一决议,岂能不让人联想这又是屈服于政治现实。

主计总处两年前只于每季公布一次GDP的初步统计及预测,合计一年公布四次预测,但为让外界更快掌握经济走势,遂决定自民国100年起,于每季终后的第一个月公布GDP的概估统计,而公布概估统计的同时也修正经济预测,于是一年的预测倍增至八次。主计总处积极任事本该获得掌声才是,殊料去年适逢全球不景气,经济成长率的预测从而逐次下修,以往最多下修五次(从前一年8月首次预测后,11月、次年2月、5月、8月、11月)不致成为话题,但预测次数倍增后,去年下修达九次,主计总处如实呈现台湾经济实况反遭立委讥讽。论者不去细究台湾经济走缓的原因,反在「连八降」、「连九降」上瞎起哄、作文章,使得台湾舆论也跟着肤浅化。凡此种种令人痛心,台湾经济之停滞,民心浮动,企业投资意愿之下滑,岂是偶然?

从政府统计的独立性来看,发布单位实无需理会这些批评,然而这些政治上的纷争最后还是影响行政部门的决定,一年八次的预测又调回四次。主计总处所持的理由是:「官方预测过于频繁修正,意义不大;另外日、韩、星也是每年发布四次预测。」事实上,这些理由牵强得很,两年前主计总处难道不知道这些原因吗?非也,只是在「连九降」的政治压力下,原本想提供更多即时资讯美意也只好作罢。

我们认为国民幸福指数的编制方式、经济预测的发布方式都将影响国人对政府统计的观感,连带也影响政府统计的公信力,不可不慎。只有让政治归政治、统计归统计才是上策决策当局不可不明白其中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