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弋丰/玻璃心们与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图/视觉中国CFP/示意图)

2017年5月21日,马里兰大学学院市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的毕业典礼上,中国女留学生杨舒平发表毕业演讲时,畅言呼吸美国空气有种奇妙的奢侈感,再以真实的空气隐喻自由,并将批判性思维、多元文化比喻为新鲜空气。这个演讲博得校方肯定,却造成中国一片震撼。无数中国人痛批杨舒平「诋毁祖国」、「辱华」、「卖国求荣」、「汉奸」,逼得杨舒平不得不公开道歉。反观台、港舆论以及许多支持杨舒平的言论者,则称这是「玻璃心碎了一地」。

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玻璃心」也不是一天造成的,这恐怕是由超过一个半世纪的历史所累积的。要是回到清朝,杨女演讲词都不用说,甚至不用到美国去念书,因为动辄都会是「溃夷夏之防」、「以夷变夏」的「汉奸」。

事实上大清帝国积极了解西方历史文化的第一人,首推林则徐,可今天课本里却只说他是「反毒英雄」。其实根本不是!因为他曾上奏皇帝建议种植鸦片,好阻止「银漏」造成的通货紧缩,所以提议鸦片自种自销,把银子留在中国经济市场内流动就好。但道光皇帝不接受这个建议,林则徐只好奉命去禁外国鸦片。

为了跟外国人打交道,林则徐命人翻译瑞士法学家瓦特尔(Emmerich De Vattel)的国际法相关著作为《各国律例》,也是清末研究国际法之始;他还命人翻译英国作者休‧慕瑞(Hugh Murray)的《世界地理大全》,虽后来未能完成,但林则徐将资料转交给好友魏源后魏源才将之编成《海国图志》。

了解国际法与国际情势,无非就是打好外交的基本功,但在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看来却是大逆不道。林则徐光是请翻译进府衙工作就引起轩然大波,因为这些去学外语的人,当时被社会视为甘为外国人卖命的「汉奸」,然而他们竟能进入府衙与钦差大人见面,可以想见舆论有多么的不满。

可笑的是林则徐根本不是西化改革派。怎说呢?时间跳到1850年,一位英国传教士与一位英国医师想在福州神光租屋居住,当时正在福州老家养病的林则徐闻讯大怒,非把这两个「英夷」撵走不可,于是便串连福建士绅发起抗议。可当时的福建巡抚徐继畬不愿使用强硬手段,结果林则徐发动官员接连弹劾徐继畬。这种表现与其说是西化,还比较像是义和团的手法。其实徐继畬也不是西化改革派。在神光寺事件中,徐继畬虽不愿使用强硬手段而与林则徐发生冲突,但他并非真心接纳两名英国人,只是不愿挑起事端。所以他用间接手段软性逼迫,像是禁止工匠为英国人修理房屋,最后逼得英国人不得不搬走。

尔后,林则徐引起鸦片战争,战后造成五口通商,其中光福建省就有厦门与福州两口,也因此徐继畬不得不结识洋人,并透过这些关系询问各国国情,将之编撰为《瀛寰志略》。而康有为正是看了这本书,才「知万国之故,地球之理」;梁启超也因为在上海买了这本书以后,才知道原来世界有五大洲。

▲一直被后世当成反毒英雄的林则徐(右),却曾皇帝建议鸦片该自种自销以挽救中国当时经济。(图/视觉中国CFP)

《海国图志》与《瀛寰志略》后来传到日本,影响了思想家佐久间象山与吉田松阴,而日后师承吉田松阴的维新志士们,更抛弃了最初的「攘夷」走向全面开国,这才促成了明治维新。值得一提的,就是《海国图志》甚至成为「御用之书」。

但中国可就惨了,无数的卫道人士认为,《海国图志》与《瀛寰志略》书中所写的各国优点,都是「张外夷之气燄」、「轻信夷书」。翻译个几本书都罪该万死了,更何况开设学校。1866年,奕䜣上奏皇帝,欲扩大培育外文人才「同文馆」的教学范围;1867年,他又建议可任命因神光寺事件下台的徐继畬为「同文馆」事务大臣,此举立即遭全国民众痛骂他是「诱佳子弟拜异类为师」。虽然慈禧力挺奕䜣,但在整个社会的反对压力下,最后「同文馆」只有98个人前来报考,其中又有26人缺考。

由此可见,要是杨舒平生在「同文馆」创设的年代,别说「诋毁祖国」,光是跟外国人求学就已经是「辱华」、「卖国求荣」到无法想像的「汉奸」。好在后来满清政府没有一直疯狂排外,反而送了很多留学生到各国求学。而今,相信那些批评杨舒平的人,也不会认为翻译外国书就是「张外夷之气燄」、「轻信夷书」,或是大骂杨舒平去美国念书就是「师敌忘仇」。只是就算标准放宽了,但这动不动就碎了一地的「玻璃心」倒是一脉相传。

派留学生到海外,为的就是改善自己的缺点,学习外国的优点。柏杨在1981年8月于旧金山史丹佛大学历史系演讲时,曾说过这样的故事:美国有家公司派员赴欧洲考察,几个月后回来的报告上却说,欧洲无论在技术、管理方面都比不上美国。没想到董事会立刻开除他。董事长对此表示,考察的目的是要发掘欧洲的长处、了解自己的缺点,然后才能改进,「我们不听自我歌颂的声音,这种声音听多了会使我们麻木陶醉,会使我们的产品品质降低,会使我们的公司倒闭。」

反观杨舒平完全做到留学该学的事情,怎么最后还是挨骂呢?关于这点,柏杨于1984年9月时,就曾在美国爱荷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的演讲时这么说:「为什么讲了几句实话就会遭到这样的命运?我认为这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中国文化的问题。」

▲杨舒平一句「美国的空气好」,招致自己同胞的反感和抨击。(图/翻摄自YouTube/Trevor Rez)

「中国人不习惯认错,反而有一万个理由掩盖自己的错误......虽然不认错,但错误还是存在,并不是不认错就没有错......因为中国人不断掩饰自己的错误,不断讲大话、空话、假话、谎话、毒话,导致中国人的心灵完全封闭、无法开阔......假如只有几个人如此,还没有关系;假使全民族或大多数,或较多数的中国人都如此的话,就会形成民族的危机。」

柏杨现在常被称之为「台湾作家」,但他是因为国共战争而来到台湾,且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柏杨来台后于1950年曾因「收听匪区广播」遭判刑6个月;1968年又因翻译《大力水手》漫画,遭国民党情治单位认定为暗讽蒋中正父子,于是以「共产党间谍」及「打击国家领导中心」罪名逮捕,判刑12年,最后囚禁9年又26天。他常在牢里沉思:到底为什么会坐牢?直到后来在美国爱荷华遇到其他中国作者,他们才告诉他,要是在共产的中国他更活不下去:「你这脾气到不了『红卫兵』、到不了『文化大革命』,反右就把你反掉了。」

的确,连杨舒平的演讲都听不下去的「玻璃心」们,要是听到1981年8月柏杨在美国纽约孔子大厦演讲时的内容,恐怕会气到心脏病发。柏杨当时的讲题是「中国人与酱缸」,他不只赞扬西方文明,还提出「鸦片战争有益论」:「事实上,我们应该感谢鸦片战争,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现在会是一种什么情况?至少在座的各位,说不定头上还留着一根辫子、女人还缠着小脚、大家还穿着长袍马褂,陆上坐两人小轿、水上乘小舢板。如果鸦片战争提早到300年前发生,也许中国会改变得更早一些;再往前推到一千年前发生的话,整个历史就会完全不一样。所以我认为这个『国耻纪念』,实际上是对我们酱缸文化的强大冲击,没有这一次的冲击,中国人还一直深深的酱在酱缸底层,最后可能将窒息而死。

鸦片战争是一个外来文化横的切入。西方现代化的文明对古老的中国来说,应该是愈早切入愈好。这个大的冲击,无疑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严厉挑战,它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物质文明,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精神文明。」

柏老在天之灵,恐怕要庆幸当年没有网路也没有直播,不然,天晓得他会被批评成什么样子!

好文推荐

蓝弋丰/同婚=少子=人口老化?逻辑数学有问题

蓝弋丰/房思琪与拿破仑的埃及情人

蓝弋丰/大哥是对的!大赛局下的习老二哲学

蓝弋丰/年轻人该学习黄花岗精神?先复习历史吧!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蓝弋丰,台大医学系毕业,现任科技新报数位内容行销总监。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