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皓元医师赴马拉威治霍乱 惊见「移行幼虫」钻男童脚

▲郑皓元医师分享前往马拉威防治霍乱心得。(影/记者严云岑摄)

记者严云岑/专题报导

东非,听到这两个字,脑中或许会浮现成群草肉食动物在草原上成群结队呼啸而过画面,电视所传达的影像过于震撼,以致一时忽略了「人」的存在。疾管署防疫医师郑皓元所前往的,就是一个如此壮丽却纯朴的地方。马拉威,一个被东非大裂谷贯穿的长型国家,裂谷经常年雨水与河水的灌注,形成了饶富盛名的马拉威湖。它是当地人的经济命脉,却也是酿成霍乱等疾病的主要来源。

郑皓元医师今年33岁,毕业于台大医学系。在任职于疾管署花东管制中心前,他曾经是位小儿感染科医师,在大学与成为主治医师后,更去了印度流亡藏人社区尼泊尔第三世界国家义诊足迹踏遍亚洲与非洲。1月23日代表疾管署前去协助防治霍乱的马拉威,已经是他在10年内第3次拜访。

「第一次去时我还是大学生,去了首都利隆威与北方城市,是一个10天巡回义诊的行程,第二次则是入职疾管署后带着台大医学系的学生到北方姆祖祖医院进行公卫实习,为期3个礼拜。」郑皓元回忆道。今年会再度前往,则是受驻当地的非营利组织挪威国际路加组织(Luke InternationalNorway, LIN)邀约,协助北方地区防治霍乱。

▲郑皓元医师与国际路加组织工作人员合影。(图/郑皓元医师提供)

郑皓元这次总共在当地待了13天,不过据点从熟悉的姆祖祖市转移到另一处更靠近马拉威湖的恩卡塔湾,当地在2015年12月18日爆发了7、8年来少见的霍乱,光是1月初,遭通报病例就高达50起,占了全国的五分之一。而造成传染病大流行的矛头,被指向了那座与当地人吃喝拉撒息息相关的湖泊——马拉威湖。

「在马拉威,湖边城市几乎是整个国家最贫穷的地区,有些村落厕所都不会有,只有简陋的未加盖粪坑,有些人甚至会在路上或湖边直接拉屎,这些都是台湾人很难想像的。」郑皓元医师表示,霍乱是一种急性腹泻疾病,可能在数小时内脱水死亡,感染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染」。恩卡塔湾生饮湖水与直接抽未经过滤地下水生活习惯,都是引发霍乱的根源;而水中的浮游生物或小虫,也可能让当地人的健康,暴露在另一项高风险中。

▲郑皓元医师分享当地的医院现况。(图/记者严云岑摄)

郑皓元分享道,在他前往恩卡塔湾的第三天,组织助理突然带了位小男孩请他检查,虽然男童身体毫无异状,但在他的脚掌上,却清楚可见一条「虫印」。助理说,男童是在住家附近的水池玩耍,「突然听他尖叫一声」,上岸后皮肤中就多了一条虫,怎样都消不掉。

原来,这是所谓的「幼虫移行症」,主要发生在不干净的水域,水中幼虫会随着伤口跑进皮肤,在血管中乱窜,引发皮肤发炎所幸此类症状不需要动到手术,仅需靠吃药杀死幼虫,并由人体组织自行吸收尸体。

▲郑皓元医师于马拉威恩卡塔湾向学校老师与政府官员传递霍乱防治措施。(图/郑皓元医师提供)

马拉威曾与台湾建交,虽然在断交后当地的医疗团亦有中国大陆资金进驻,硬体设备不虞匮乏,但当地医师训练不易,只能到「临床助理」(Clinical officer)帮忙判断与处置病人。在观察当地现况后,郑皓元将此次的防疫重点摆在「卫教」,用英文归结出10条卫生守则,包括上完厕所要洗手、厕所要加盖等,配合图像设计,让学校老师、公卫人员都能轻易理解并传达,简易的图文效果显著,在2月4日离开马拉威时,恩卡塔湾的疫情已经从高峰往下,任务圆满达成。

目前郑皓元已回到疾管署东区管制中心服务,他说花东一带虽然没有霍乱问题,但社会结构与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让山区原住民肺结核盛行率依然偏高。他说,当初选择离开医院,是因为发现到传染病的问题不只在于治疗,很大一部分都与公共政策有关,「临床上面对的只是个案,从病人身上发现证据,下诊断与治疗,公卫面对的则是一整个疫情」。喜欢儿童的他,未来也会继续发挥所长,用简易的方法进行传染病卫教,帮助患者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