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包/病人急症在宅照護? 7月1日啟動一次看懂
卫福部健保署「在宅急症照顾模式」试办计划,针对急诊一般民众、照护机构住民、居家医疗个案三大族群,一旦出现肺炎、尿路感染、软组织感染三大适应症时,即可启动在宅急症照顾,新制7月1日上路。本报资料照片
失能或疾病特性而造成病人外出就医不便,卫福部健保署为提升就医可近性,7月1日正式实施「在宅急症照护试办计划」,什么是在宅急症照护?适用患者有哪些?可以为患者省下多少钱?让读者一次看懂。
• 在宅急症照护是什么?
1. 健保署105年起推动「居家医疗照护整合计划」,透过医院、诊所等单位转介,改善不同类型居家医疗照护片段式的服务模式,提供紧急咨询访视、山地离岛地区远距会诊,以整合性全人照护,包括居家护理、呼吸器依赖居家照护、安宁居家疗护。
2. 110年,辅导建置在宅长期支援诊所(急重症)试办计划,推动在宅长照及在宅住院。
3. 111年,将远距科技智慧照护应用急重症暨安宁病患在宅住院创新模式计划,个案合作诊所可借由远距生理监测,即时及延续性监测病况,并借由iCue智慧离床感测器,即时并持续监测病人呼吸和离床情况。
4. 113年7月1日起,健保署正式实施「在宅急症照护试办计划」。
实施多年的「居家医疗照护整合计划」,其中未包括在宅急重症照顾,且照护机构住民的医疗需求未被满足,为让此类急重症病人,也能获得良好照顾,减少不必要的住院,实施「在宅急症照护试办计划」。
• 哪些族群、哪些症状可以选择在宅急症照护?
「在宅急症照护试办计划」是提供病人住院的替代服务,减少急诊及住院情形,也减少照护机构住民因急症往返医院,以强化各层级医疗院所进行垂直转衔合作,健保署预估,受惠人数逾5000人。
收案三大对象:
1. 居家医疗急症患者个案
2. 照护机构住民(如长照机构住民)
3. 急诊感染症轻症的行动不便民众
收案对象三大适应症:
1. 肺炎
2. 尿路感染
3. 软组织感染
• 在宅急症照护时,医护人员提供哪些医疗服务?
「在宅急症照护试办计划」医疗服务:
1. 医师、护理师及其他医事人员访视、访谈
2. 视讯诊疗辅助
3. 药品处方调剂
4. 协助连结长照资源
5. 个案健康管理
6. 远端监测,如经远距生理监测,以即时及延续性监测病况,并借由iCue智慧离床感测器,即时并持续监测病人呼吸和离床情况
• 如何申请在宅急症照护?
参与对象须以参加医院相关居整计划、居家照护及安宁居家疗护,或是照护机构须参与「减少照护机构住民至医疗机构就医方案」。
一般民众:拨打1966(卫福部长照专线),以评估个案状况,协调至邻近医院的居整等相关计划,再由医院评估收案,或至邻近医院询问。
照护机构住民:询问入住的照护机构人员,在宅急症照护相关服务。
• 参与在宅急症照护试办计划,民众可以省下多少钱?
若是以肺炎患者疗程为9天计算,以往采用居家医疗照护整合计划的身份参与,以111年平均每人住院费用为7万7204元,而民众部分负担以10%计算为7720元,当参与在宅急症照护试办计划后,平均每人住院费用为6万4197元,而民众部分负担为2470元,共可以省下5250元。
尿路感染患者于部分负担,可以省下3024元;软组织感染患者可以省下2605元。
• 在宅急症照护优点、挑战?
优点:鼓励医事服务机构连结社区照护网络,提供住院替代服务,降低病人住院日数 或减少不必要的住院。此为尊重病人在家接受治疗的意愿、减少病人及家属往返医院与照顾负担、降低住院期间交叉感染的风险。
挑战:在宅照顾须考量民众与家属就医观念,有些家属反应,宁可待在医院急诊走廊,也比在家中治疗安心,家属就医观念仍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