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灿谈「十九大后两岸经济发展」  盼不要有政治障碍

▲「2018桃园市两岸事务小组论坛」中,郑文灿认为,为求两岸共好,要让两岸观光产业经贸交流常态化。(图/桃园市政府提供)

记者杨淑媛/桃园报导

「2018桃园市两岸事务小组论坛」,7日于市府公务人力发展中心多功能演艺厅举行。市长郑文灿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两岸之间交流项目越来越广泛,其中,中国大陆旅客台湾的第一站就是桃园,他深切期盼不要有政治障碍,追求两岸共好,让两岸的观光、产业、经贸交流可以常态化。

郑文灿在「2018桃园市两岸事务小组论坛」与多维TW总策划品海博士,共同讨论新的两岸关系表示,今天的论坛主要讨论「十九大后两岸经济发展」,中国崛起是非常复杂的议题,不应只看到正面的宣传,而应广纳多元的意见,对中国进行正确的评价,不要高估,过度乐观,也不要低估,刻意唱衰。

中国市场有很多机会,也有很多风险。1978年中共第11届三中全会决定采取经济改革的开放政策,而在十九大后也看到,面对中国经济发展城乡差距、贫富失衡、房地产泡沫化负债恶化等问题,习近平采取权力集中推动改革的做法,与谈人于品海博士认为中国在宏观调控能力相当细致,可以度过困难。

但是,在中国在经济减速时,又必须达到质量提升的发展,这是非常困难的。于品海主张,台湾经济应整合于中国红色供应链,他提出不同看法,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也是日、美高科技传统产业供应链的一环,非独立自自主的供应链,要将台湾整合红色供应链,并不是最佳选择,而台湾的企业即便没有政府政策的导引,仍会评估如何更有竞争力、更国际化,因此台湾企业的首选,不会是将台湾整合至红色供应链当中

郑文灿说,陆资是台湾经济再成长的论点也值得商榷,因为台湾目前并不缺乏资金,依据中央银行的统计,约有13兆元的银行存款贷放出去,寿险资金也有超过10兆元未投入产业;同时,政府对房地产采取抑制的政策,避免高房价带来的社会公平,因此台湾应导引资金流入产业的投资,而非单纯思考开放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