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緊盯民眾食安 茶葉、雞蛋、包裝水皆是稽查目標

行政院今(31)日召开「食品安全联合稽查专案小组第46次会议」,由于近年消费者关切国产高价精品茶遭进口茶混充、民众购买包装水日益增多及进口鸡蛋议题,因此由卫生福利部、农业部、经济部及环境部等共同规划办理「市售茶品产地标示稽查专案」、「包装及盛装饮用水制造工厂」及「进口蛋品业者」专案,并结合地方政府农业、卫生、环保单位,进行联合稽查作业,提升消费者食的安心与消费权益,落实业者卫生安全及溯源管理。

行政院食品安全办公室指出,为提供消费者购买台湾茶的正确产地资讯,该专案规划于110年9月至112年12月分六阶段实施,分别就量贩超市、茶行、输入茶叶下游业者及贩售春节茶叶礼盒之商店,共计抽验1,800多件样品进行茶叶产地鉴别,检验结果含有非台湾茶案件,均已移送检调单位积极侦办调查。

而为强化国产茶溯源管理,农业部已依农产品生产及验证管理法,公告自2023年1月1日起产制之台湾茶叶纳入强制性溯源品项,应于产品包装明显处张贴溯源标章(产销履历标章)或「国产茶溯源码」。另卫福部、农业部已与台湾高等检察署合作,持续透过「打击境外茶混充台茶案件协调督导小组」,跨部会稽查高风险业者,保障消费者选购国产茶权益。

鉴于民众购买包装水日益增多,因此联合中央及地方卫生、水利及环保单位,对于业者之作业环境、水权及饮用水水源水质进一步稽核,以维护国人食用安全。此专案规划于2023年3月至5月间执行,共计查核32家业者,稽查其水源合法性、抽样水源水质、食品良好卫生规范准则等。结果41件产品标示,5件标示不符规定,已依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裁处3至6万元;非自来水水源,抽验21件,其中1件不合格(大肠杆菌群),已由地方政府处罚锾新台币6万元,该公司已停用该地下水水源,并改用自来水为水源。

鉴于近期各界关切鸡蛋相关议题,除在法规及管理面,需由农政及卫生机关持续检讨精进相关管理措施外,针对民间自行进口鸡蛋与液蛋之业者,启动中央及地方联合稽查。本专案分二阶段,第一阶段由农业部及食药署于2023年11月3日邀请蛋进口业者、蛋商公会、液蛋业者宣导说明法规。

第二阶段于2023年11月至113年1月底,由食药署定期盘点进口蛋品业者名单,针对进口蛋品之业者及其下游执行联合稽查。查核重点包含:保存来源文件、产品标示、国产原料鸡蛋之溯源标示等,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共进口42批蛋品共计644,619公斤,查核业者保存来源文件及产品标示共28件,结果均符合规定。鉴于外界关注进口蛋品相关议题,针对113年进口蛋品输入业者,将持续办理跨部联合稽查,以维护消费者食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