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感心教練/掌握關鍵 提升說話份量

办公室示意图。 pixabay

「我又不是什么大咖,每次告知他们要开始作业,都要三催四请,表面上都说好,实际上都没有动静,非得等到大老板关心的时候,才明显的看到进展,难道每次我都要请老板出面吗?」专案经理在一对一面谈时,忿忿不平地说出他的无奈。

无论职场或官场,人事分类通常有「品位(官阶)」与「职位」之分,但不一定存在着对等关系。所以常见于职场上有官小职大、职小官大,甚至有官无职、有职无官的现象。

所谓「职位」分类,例如特别助理、专案经理、工程师等。重效率,以事为中心,伴随着职级、职等,有其特定的权责与任务,适合「专业性工作」之专才;而「品位」分类,例如总经理、协理、经理等,重身分,以人为中心,着眼点在人而不在事,适合「领导管理」之通才。

从历史上来看,古代官员等级均以品位分类,传统社会重视的,就是这种以人为本位的身分地位。可以说明即便是现代,莫不以追求高官厚禄为荣。这也就能理解为何专案经理自认为小咖,会叫不动人的苦境,因为大家都会看在他的「品位」而非「职位」,再决定如何办事。

不过在明代王圻所编撰的《续文献通考》里提到:「官爵所以示荣宠,职位所以委事权。臣下有功有劳,随其大小,酬以官爵;有才有能,随其所堪,处以职位」。就是因为你有才有能,才会被赋予相应的职责,正所谓因事设职,按职择人,人尽其才。

与其想要利用你主管的官阶去协助你(帮你去催促),倒不如思考什么才是做事情的关键。

《儒林外史》第14回:「我也只愿得无事,落得『河水不洗船』;但做事也要『打蛇打七寸』才妙。」做事要能掌握住关键要点,才有助于提升个人能力、说话的份量和团队长期有机的运作。

当你要沟通或报告时,需要掌握的要点包含:认清自己职责所在、提纲挈领的提出具有透视的观点、寻找适当的时机点、抱持认真负责,非抱怨或指责的态度、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文字、声音或面对面)与场合(公开或私下)。让对方深知事情的轻重缓急,而不得不正视你的意见。

日剧《半泽直树》令人印象深刻之处,在于每次都觉得情况危急之时,下一秒他就能扭转颓势,即便他不是高阶主管,只要是他认为应当为之的事,必定全力以赴。

但不要以为横冲直撞便可以让大家听命行事,讲求的还是事前妥善规画并展现你的行动。

话说回来,若不愿意动脑筋思考,找出那条蛇七寸的位置,以发挥自己的职位功能,就不要埋怨大家都只看你的品位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