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首制「海洋卫星」2018年升空 加强预测极端气候数据
▲中法首次合作的「海洋观测卫星」将于2018年升空,有助于加强预测气候变迁数据。(图/翻摄自法国国家太空研究中心网站)
自从美国总统川普带领该国退出《巴黎协定》后,法国和中国便成为协定中的主要负责人。中法双方于近日决定,为了研究海洋风暴和气旋动态,将要首度联手制作「海洋观测卫星」(CFOSAT),并且于2018年下半年升空,有效帮助科学家预测热浪和其他重要气候数据。
据科学新闻网站Phys.org报导,法国原本打算和欧洲太空总署(ASE)共同制作海洋观测卫星,但因为过去十年和中国合作密切,导致合作对象临时换人。法国科学家豪瑟(Daniele Hauser )坦承,的确有出于政治考量。中国科学家王莉莉(Wang Lili,音译)表示,之所以会和法国合作,是因为对方在波浪分析上非常专业。
报导指出,海洋观测卫星主要用于加强预测准确性,特别是飓风和其他海洋风暴或气旋动态。豪瑟对此提到,「这颗卫星将改善所有沿海活动,加强预测强烈风暴、飓风和海浪。我们认为,如果我们可以加强气候变迁的预测,就有助于预防灾难」。
海洋观测卫星将有2颗雷达,一个是法国设计的测量海浪方向和波长系统,另一个是中国制造的聚焦风力与风向雷达。中国「长征计划」的火箭将于2018年把海洋观测卫送入地球轨道,卫星任务将持续3年,帮助全球预测地球暖化所带来的极端气候数据。
▼哈维飓风侵袭德州,造成部分地区严重水灾。(图/达志影像/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