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1分钟伤2百万个脑细胞 119抢救「黄金15分钟」怎么做到?

119抢救生命、避免脑伤 黄金15分钟如何做到?(示意图/康健杂志提供)

近年来传出不少名人中风的悲剧,包括玉山金控科技长陈升玮、金钟影帝吴朋奉等,不仅让人惋惜,也唤起国人对脑中风议题的重视。台湾脑中风学会理事、双和医院中风中心主任陈龙强调,抢救中风是与时间赛跑,「1分钟就会伤害200万个脑细胞,争取时间非常重要!」

近10年来,脑中风治疗的临床已有很好的治疗指引与效果,致死率明显下降,「可惜的是,至今10个病患当中只有1个用得到。」他认为许多人的中风防治识能不足、警觉性低,第一时间又因「担心浪费救护资源」等原因而不敢打119即时送医,因此脑中风的「发生率」下降不多,甚至还有年轻化趋势。

陈龙也指出,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病人,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是在发病3小时内施以静脉溶栓、6小时~24小时进行动脉取栓。「国内静脉溶栓比率,10年前约仅3~5%,现在虽然进步到9~10%,但仍有很大的加强空间。」

他认为,病人要能用得到并缩短治疗时间,就要在中风症状发生后愈快到达医院愈好,而如何提升民众具备辨识脑中风症状的能力,知道中风后脑部受损的严重性,并懂得即时拨打119求救等,是现阶段中风紧急救护最迫切解决的方向。

(示意图/康健杂志提供)

●限时抢命,串联到院前后让急救更顺畅

对于民众的中风急救识能不足,第一线消防急救人员也很有感,「从家里到医院,若是由救护车紧急护送,平均只要17分钟,但我们仍看到许多自行到医院就医,慢慢等公车坐捷运挂门诊的场景。」

为什么要叫救护车而非自行就医?因为检查、诊断可以提前在救护车上开始。为提升救护服务品质、接轨到院前后紧急救护服务,新北市政府透过云端科技建置行动急诊室。「概念是把急诊室甚至门诊专科的医师拉到现场,再透过云端系统与救护现场的无线通信网路,拉回医院做整合串连。」

(图/康健杂志提供)

林士闵解释,当救护车接获通报后抵达病患家中,针对疑似中风个案便立即进行辛辛那提G-FAST测试,并开启智慧云端动态救护系统,将评估的患者资料如症状起始时间、脑中风测试结果发送医院端,启动中风团队的运作,减少准备时间。

而同时在救护车上,救护人员也对家属卫教,告诉他们可能面对的医疗选择,抵达急诊室后快速通关,神经内科团队也已就位,大大缩短检测与处置时间。

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两类,其中动脉取栓术经由导管技术取出血栓,日后失能及死亡机率较低,但难度较高,并非每家急救医院都有能力施作,因此林士闵指出,消防局须以「就近」、「适当」为原则,将病患送到适合的急救医院,争取病人的复原机会。

●心跳停止,急救后的复苏照护更显重要

造成脑部不可逆的损伤原因除了脑中风之外,心跳停止也是大宗。一旦心跳停止,脑细胞缺氧约4、5分钟就会开始坏死,因此,心肌梗塞导致心跳停止的病人,很多状况是心跳救回来了,脑袋却不一定能救起来。

台大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黄建华说,以全球统计观察,心跳停止能够被救回来到清醒阶段的比例不超过10%,「10人中只有1人能恢复到清醒状态,过程中需要靠各团队投入相当大的努力才能突破,目前医界更投入许多临床研究才有这样的成绩。」

对于OHCA(院外心跳停止)病患来说,第1个关键点就是到院前的施救。林士闵指出,一旦遇到重症或OHCA病患,新北市会派出全由EMT-P组成的高阶救护机动支援队(EMT-P+),且所有救护车都配置生理监视器、自动心肺复苏机等高阶救护设备,为患者争取救护处置时间。

国内现阶段的紧急医疗救护制度完善,无论是从到院前的急救如CPR的训练、AED的广设等都成功救回许多心跳停止的病人,「CPR或电击都是急救的第1步,但仍有一部分病人因为缺氧太久造成脑部受损,导致各种程度的失能而留下遗憾。」而复苏后的照顾也需要专业且多面向的处置,才能避免脑部永久损伤所造成的失能。

「近几年对于目标温控治疗(低温疗法)的治疗经验与研究愈来愈多,发现可改善心跳停止病患急救后的预后,减少失能与降低死亡率。」黄建华从相关研究指出,当急诊病患抢救回来后,若能透过目标温控治疗,醒来的机会可多4成、存活机率也增加达25%,等于补足了生命之链的最后环节。

(图/康健杂志提供)

●命救回来之后,续用温控疗法抢救脑细胞

全球已有不少实证医学证据显示,低温疗法在头部外伤患者身上能有明显的预后效果。事实上,关于低温疗法在学术上的讨论很早,从小儿发烧使用酒精擦拭、到医院端透过保温毯来维持正常体温等,都属于温控治疗的一环。

台湾神经创伤学会理事长、台中荣总李旭东主任指出,国内外使用低温疗法的案例不少,包括德国赛车手舒马克、南韩三星集团总裁李健熙等都采用过;甚至前台中市长夫人邵晓铃因车祸重创,也是应用低温疗法搭配叶克膜来保护脑部功能。

李旭东指出,国际上对于成人心跳停止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变的应用上早已是标准治疗,可透过降温减少脑部缺氧造成的伤害、改善预后的效果也在临床运用日益熟悉下愈来愈明确。

包括2019年西雅图共识,也将低温疗法视为治疗第1阶段控制发烧、降低脑压的最后一道防线;于2020年美国神经重症照护协会所发表的「急性高级神经救命术」世界指引中,也纳入温控治疗的概念。

台湾约在2006年已陆续引进低温疗法,并且在医界与各医学会的推动下,2015年将心跳停止及新生儿低温疗法纳入健保给付范围。李旭东认为,随着国际上使用温控疗法的案例愈来愈多,临床使用指引也愈发清晰,期待未来能开放更多病人使用。

目前包括台湾神经创伤学会也已提出方案,尝试推动将脑创伤者列入温控疗法的健保给付范围;而现行建议方案则以严谨的「难治型颅内压升高」条件下,排除禁忌症后,在开刀、药物治疗无效后使用,「预估1年约有200~300人可因此受惠。」这也是医界认为,在降低健保负担考量下,把资源放在最适的患者身上的权衡作法。

●健保资源有限,钱要用在刀口上

尽管医疗新科技可以救人,但在健保资源有限之下,医疗的给付范围仍有限制。

中央健保署署长李伯璋高举分级医疗的重要性,他认为基层医疗的判断必须尊重,如何及时抵达专责医院、抢时间挽救病人性命是紧急救护很重要的方向。

尤其在医疗生态链中,仍须靠团队的努力,无论是医院端、病患端甚至是政府相关单位,都需要各单位提供专业讯息。

他也企盼医疗机构在面对急重难缠症状的病人时,对真正有需要的医疗行为也不要错过。「毕竟健保的资源有限,如何把钱用在刀口上,是政府部门责无旁贷的责任。」

至于现阶段很重要的是如何调整医疗端的急诊现况,让民众了解急诊的真正用途,并强化大众的中风识能,包括了解危险因子、脑中风的症状,知道中风后脑部受损的严重性,并懂得即时拨打119求救,这些都是缩短急重症黄金救援时间的关键,让生命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