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事·锐话题·关注南极之二)旅游与科考,谁更影响南极环境?

新华社上海11月8日新媒体专电题:旅游科考,谁更影响南极环境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张建松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极端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南极洲的原始恢宏。这片地球最南端1400万平方公里的冰雪大陆,堪称地球上最大的、属于全人类科学资源和旅游资源“宝库”。旅游和科考,如今是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两种最主要方式。二者相比,谁对南极环境的影响更大呢?

“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国际上开展南极旅游以来,旅游是否污染南极环境的争议就如影随形。为保护南极敏感的生态和环境不受到旅游者的破坏,1991年国际南极旅游业者行业协会成立,从此对南极旅游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管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朱建钢研究员介绍说,“截至目前,南极条约体系对南极旅游的相关建议、决议和措施共达33项。”

“不许带来什么,也不许带走什么——只能带走记忆和一颗纯净的心。”这是国际南极旅游者协会对南极游客的要求。每年,该协会都对开展南极旅游的船只、飞机、旅游方式、旅游人数等进行统计,对游客前往南极旅游有非常详尽的规定,对南极旅游环境评估、人员培训、突发事件应对积累了丰富经验。

据国际南极旅游者协会统计,自从南极洲被发现以来,人类去过南极总人数已超过34万人次,其中科学考察人员约16万人次,南极旅游约18万人次。美国是南极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其次是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瑞士和日本。在美国一家杂志评选出的“世界十大旅游胜地排行榜”中,南极曾排到第二位。

中国海洋大学郭培清教授认为,从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影响的空间范围看,游客在南极的登陆地点主要集中在南设德兰群岛、南极半岛罗斯海等地。其中,南极半岛最为集中,有70多个参观点。而世界各国在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则像星星一样遍布南极大陆,每个考察站都有人类活动。

从居留南极时间来看,绝大多数游客登陆后,只在每个景点做短暂停留,在南极大陆走一走、看一看,然后上船生活。而科考队员则需长年生活在南极,科考站的燃油消耗、飞机、雪地车等大型机械的使用而产生的污染,都是游客旅游活动所不能比拟的。

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南极环境及其生态系统,1991年,南极条约缔约国在西班牙马德里签署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及其5个附件,要求各缔约国在南极开展各种考察活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环境准则,同时将南极洲指定为仅用于和平与科学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目前,许多国家都围绕南极活动立法与管理开展了一系列实质性工作。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保护南极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一直遵循南极条约体系的相关规定开展南极考察活动。

据朱建钢介绍,我国的长城站中山站均已建造了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配备了专门的垃圾焚烧炉,对于不可焚烧的固体垃圾和不可降解的垃圾,都将其带回国内处理。在每次南极考察中,“雪龙”号去的时候满载货物,回来的时候满载垃圾,已经成为惯例

我国在南极内陆所建的昆仑站,环保措施更为严格。包括采用高效燃料--航空煤油,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采用低排放、高效率低噪音的车辆设备等。站区建筑物也是采用模块化的组装结构,很容易拆除和清理,站区废弃物制定了严格的管理计划,所有固体废弃物将分类保存并带回,非饮用水将循环加以利用。目前,我国正计划购置固定翼飞机进行昆仑站的人员和物资运输,以进一步减少地面运输。

设立“特别保护区”是各国管理南极事务、切实保护南极环境的一种特殊方式。截至目前,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已批准设立了70多个南极特别保护区和7个特别管理区,保护区总面积超过5万平方公里。我国独立提出的格罗夫山哈丁山南极特别保护区、我国和俄罗斯及澳大利亚共同提出的东南极拉斯曼丘陵特别保护区、我国和澳大利亚联合提出的阿曼达湾特别保护区,均已获得南极条约协商会议批准。

“南极过去、现在和未来发生的一切,关系着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开展南极科学考察,是各国综合国力、科技水平、战略权益等在国际舞台上的彰显与角逐。无论在政治、经济、科学还是外交、军事等方面都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