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大自行开发体温记录APP 教职员工体温全记录
▲中华医大开发的中华医点通可提供体温记录让师生上传,随时掌握体温异常者名单,而校门口设发烧检疫站,机车道架设红外线体温侦测仪,管控体温异常者入校。(图/记者林悦翻摄,下同)
中华医事科技大学校园防疫多管齐下,校方自行开发体温记录APP软体,要求教职员工生每天必须量测体温并上传结果,防疫小组再针对体温异常名单进行必要的处置,而校门口设发烧检疫站、机车道架设红外线体温侦测仪,全面管制体温异常者入校。
中华医大指出,各班也配置体温计,让学生随时可以量测自己的体温,进出校园只留校门口通道,校外人士进校须在体温检疫站量测体温,没有异常始得进入,学生进校的机车道前更架设红外线体温侦测仪,如发现有体温异常者立即拦下做关怀处理。
身兼校园防疫小组召集人的中华医大校长曾信超表示,开学后每天都有数千位师生在校园活动,校园防疫工作更要上紧发条,在学校资讯工程师的努力之下,中华医大自行开发体温记录APP软体。这套软体已并入学校原先已开发的「中华医点通」软体系统内,提供全校教职员工及学生手机下载,教职员生每天量测完自己的体温后必须到系统上的「体温记录」区填报回传体温量测结果,防疫小组随时可以从回传报表上掌握教职员生的体温异常状况,再对体温异常者的名单按照学校防疫SOP流程做必须的关怀和处置。
曾信超校长指出,为了提升自我体温量测及回报率,行政及教学单位处室由主管督促所属教职员工配合办理,班级学生则由导师负责督导。回报率不佳的单位和班级,由校方公布名单作为警惕。中华医大的教职员工及学生利用手机操作回报每天的体温记录,加上单位主管和班级导师的督促,虽然有些学生没有课未到校,但每天的回报率仍然很高,多数班级更达90%,甚至100%。而为了解相关防疫措施是否确实执行,校园防疫小组更不定时抽查各单位的防疫执行情形。
曾信超校长表示,防疫如同作战,抗疫之路漫长,校方除了作好各项防疫应变外,最重要的还是呼吁大家要建立自主健康管理的观念,注意个人卫生,必要时戴口罩、减少出入公共场所和人多的地方,正确且勤快的洗手、保持双手洁净,降低病毒感染的机会。
►75%酒精的干洗手来啦!